yǒng chūn sè
咏春色
fāng lán mèi tíng chú zhuó zhuó hóng yīng shū |
芳兰媚庭除 灼灼红英舒 |
shēn wèi lòu xiàng kè mén yǒu jiàng yuán chē |
身为陋巷客 门有绛辕车 |
cháo lǎn yí hú chuán mù xí yǐng yáng shū |
朝览夷胡传 暮习颍阳书 |
xì yún gāo yǔ yì dài jiǎ yùn fán yú . |
盻云高羽翼 待贾蕴璠玙. |
yīng biàn suī yún zǔ yīn chén qǐ fù shū |
缨弁虽云阻 音尘岂复疏 |
ruò yīn fēng yǔ huì yīng niàn jì liáo jū |
若因风雨晦 应念寂寥居 |
《咏春色》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咏春色》由宋代诗人杨衡创作,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面对艰苦环境,仍保持积极、乐观和坚持追求理想的态度。以下是逐段解释:
1. **芳兰媚庭除,灼灼红英舒,身为陋巷客,门有绛辕车**:这里描绘了春天花园的美丽景象,芳兰盛开,花朵鲜艳,红花绽放。诗人自比为住在陋巷的客人,却在门外遇到了华丽的车驾(绛辕车),暗喻自己虽身居贫寒之地,但并未失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
2. **朝览夷胡传,暮习颍阳书**:诗人每天清晨学习来自夷胡(指外国、异族)的典籍,傍晚则学习颍阳(指古代一个地方,这里可能代表某种学说或流派的学问)的书籍。这表现出诗人广泛涉猎知识,无论是外国的还是本国的,都愿意学习。
3. **盻云高羽翼,待贾蕴璠玙**:盻云(疑为错字,应为“盼云”)表达了诗人对天空的期盼,希望能像云一样高飞,这里比喻诗人的志向高远。待贾(等待有识之士的赏识)和蕴璠玙(藏有珍贵的宝玉)则意味着诗人期待被认可和重用,表现了他对理想的追求。
4. **缨弁虽云阻,音尘岂复疏**:缨弁(古代的帽饰)在这里象征着官帽,诗人说即使官位受到阻碍,也并不意味着他与外界的联系变疏远。表达了诗人尽管面对仕途的不顺,但并不因此而放弃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
5. **若因风雨晦,应念寂寥居**:这是对前景的担忧,诗人假设如果因为风雨(可能暗喻时局动荡)而使道路变得模糊,他会记得那些远离尘嚣、安静的居所。这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困难的环境中,也不忘记内心向往的宁静与理想的生活状态。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花园的美景,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仍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同时对知识的渴求、理想的追求、与外界的联系以及内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都蕴含在其中。
《咏春色》古诗词赏析:
杨衡的《咏春色》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理思考的诗作。通过描绘春色中的兰草、红花等自然景观,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还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志趣为线索,融入了对人生成长、学习与社会交往的深刻见解,同时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 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诗的开头“芳兰媚庭除, 灼灼红英舒”描绘了春色中兰草的美丽和红花的灿烂,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力和美好,同时也引发了诗人对内心情感的共鸣。兰草的“媚”、红花的“灼灼”,不仅仅是对视觉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
### 个人成长与社会学习
“身为陋巷客, 门有绛辕车, 朝览夷胡传, 暮习颍阳书”这一句通过对比“陋巷客”与“绛辕车”的形象,展现了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的位置和追求。诗人既可能指自己虽身居简陋,但内心追求知识与智慧,朝夕不倦地学习外来文化(夷胡传)和儒家经典(颍阳书)。这里既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望,也反映了个人在面对社会、文化多样性的态度。
### 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盻云高羽翼, 待贾蕴璠玙”描绘了一种等待时机,期望实现自我价值的状态。诗人可能在通过想象自己像云中翱翔的鸟儿,翅膀已展,静待良机,如同等待贩卖珍宝的贾人一般,等待着展示自己的价值与才能。这种形象暗示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平衡的追求,期待通过努力与机遇的结合,实现自我价值。
### 社交与情感的交流
“缨弁虽云阻, 音尘岂复疏”中,“缨弁”通常指官员的冠饰,象征权力与地位。这句话可能表达了诗人在社会交往中虽有阻碍,但并未疏远朋友或失去联系,强调了情感交流的重要性。即使在追求个人目标与理想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也能保持真诚的友谊和情感的连结。
### 结语与期待
“若因风雨晦,应念寂寥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和对于友情、知己的期待。在风雨晦暗时,诗人希望好友能够想起他身处的孤独与寂静之地,体现了诗人对温暖情谊的渴望,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与期待的积极态度。
综上所述,杨衡的《咏春色》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美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丰富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学习、社会、友谊等多个层面的深刻见解,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独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