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ù jīng cí
玉京词
gù rén dān zhào chū nán wēi shào fù suí sàng kū jiàn guī |
故人丹旐出南威 少妇随丧哭渐归 |
yáo xiǎng běi yuán xīn lǒng shàng rì hán guāng qiǎn shuǐ sōng xī |
遥想北原新垄上 日寒光浅水松稀 |
《玉京词》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玉京词》由唐代诗人刘言史创作,内容富含情感和景象的描述,我们逐句解析:
### 首句:“故人丹旐出南威, 少妇随丧哭渐归”
- **故人丹旐出南威**:这里的“故人”指的是已故的人,指的是某位老朋友或者长辈。在古代,去世者会用丹色的旗帜(旐)作为标志或引导,将其灵魂送往冥界。这句话描绘了故人去世,他的棺柩(丹旐)被送往南方威远的地方,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点或者方向。
- **少妇随丧哭渐归**:这句诗中的“少妇”指的是这位故人去世后的妻子,或者是某位年轻的女性。她紧跟在丧车后面,边走边哭泣,表达出悲痛的心情。这里的“归”可能指的是向一个特定的地点返回,或是归宿,暗示着悲伤的情绪将会逐渐减弱,归于平静。
### 中间两句话:“遥想北原新垄上, 日寒光浅水松稀”
- **遥想北原新垄上**:从诗的结构看,这一句似乎是从前面描述的场景中跳转出来,使用了“遥想”这个词,暗示着作者在想象或者回忆中描绘画面。这里的“北原”可能指的是一个广阔的平原,而“新垄”则指新近埋葬的墓地,这表达了对故人去世地点的遥想。
- **日寒光浅水松稀**:这句描绘了一个寒冷、光线微弱、水面平静、松树稀疏的景象。这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可能暗含了作者对逝去朋友情感上的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份温暖的、充满生命力的情感变得淡薄,就如同寒冷的光线、稀疏的松树一样。整体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 结语:
整首诗通过对故人去世、妻子跟随丧车归程以及对墓地和墓地周遭景象的想象与描绘,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哀思与怀念,同时在自然景象的描绘中隐含了时间流逝、情感渐淡的哲学思考。刘言史的这首《玉京词》不仅是一首悼亡诗,更是一次对生命与时间、情感与回忆的深沉思考。
《玉京词》古诗词赏析:
《玉京词》这首诗由唐代诗人刘言史创作,通过对故人离世、少妇哀悼和对逝者安息地的想象描绘,展现了一幅深沉哀伤的画面。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开篇的对比与情感铺垫
“故人丹旐出南威, 少妇随丧哭渐归”, 这两句描绘了故人离世的场景。丹旐,即为逝者准备的旗帜,通常为黑色,象征哀悼。故人离世,南威之地传来丧讯,少妇在哀痛中跟随遗体逐渐回归故乡。这里运用了鲜明的对比和情境的描绘,首先将读者带入一个哀伤的氛围之中,通过细节(如旗帜的颜色、随行者的哀哭)细腻地展现了离别的沉重和悲伤。
### 中间对逝者安息地的想象
“遥想北原新垄上, 日寒光浅水松稀”, 这两句则转向了对逝者安息之地的想象。北原上新添了一片墓地,日光微寒,水边的松树稀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景象。这种想象不仅加深了读者对逝者去世后场景的直观感受,也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深沉的哀思和对逝者的怀念。
### 结尾的余音绕梁
整首诗通过前三句的描述,构建了一个悲伤而具体的离别场景,最后一句“日寒光浅水松稀”则以一种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方式收尾,余音绕梁,让人不禁沉浸于对逝者深深的哀悼之中。这种留白的手法,既让读者有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去感受逝者的离世对身边人的影响,也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 总结
《玉京词》通过对故人离世、少妇哀悼和对逝者安息地的想象,展现了深刻的哀伤情感与对逝者的怀念。通过细节的描绘和情境的转换,刘言史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既具体又具有普遍性的悲凉氛围,让人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生死离别的沉重与生命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