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ǎo chūn jì hòu fā tóu tuó sì jì yuàn zhōng
早春霁后发头陀寺寄院中
píng liú bái rì wú rén ài qiáo shàng xián xíng ruò gè zhī |
平流白日无人爱 桥上闲行若个知 |
shuǐ shì qíng tiān tiān shì shuǐ liǎng zhòng xīng diǎn bì liú lí |
水似晴天天似水 两重星点碧琉璃 |
《早春霁后发头陀寺寄院中》古诗词释义:
李涉的这首《早春霁后发头陀寺寄院中》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以及对知音的渴望。以下是逐句解释:
1. **平流白日无人爱**: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太阳静静地照耀在平滑的水面上,似乎没有吸引周围任何人的注意。这里的"平流"是指平静流动的水面,"白日"指阳光灿烂的日子。整个景象给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感觉。
2. **桥上闲行若个知**:在桥上悠闲地行走,似乎只有诗人自己知道这份宁静与自在。"若个知"是指有谁知道、理解这份闲适的心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3. **水似晴天天似水**: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也是全诗的中心,描绘了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象。"晴天"指的是天空的晴朗,"天似水"则是指天和水之间界限的模糊,仿佛水和天融为一体,非常和谐。这种景象给人一种超脱世俗、心旷神怡的感觉。
4. **两重星点碧琉璃**:最后,诗人通过"两重星点"描绘了夜晚的景色。"两重"可能是指天空中星星的倒影在水面上,以及天上真实的星星,两者相互映照。"碧琉璃"形容水的清澈与夜空的深邃,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夜晚氛围。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与美的追求,以及在世俗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于知音的渴望,希望有人能理解并共享这份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早春霁后发头陀寺寄院中》古诗词赏析:
李涉的这首《早春霁后发头陀寺寄院中》描绘了一幅早春雨后清新明媚的景色,透过诗歌的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细腻的观察力与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诗中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和鲜明的色彩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宁静与生机。
首句“平流白日无人爱”以平直的江水和明亮的白日形成鲜明对比,点明了时间背景,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安静与清幽,似乎在说,这样宁静美好的自然景象,却少有人欣赏,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与感慨。
“桥上闲行若个知”进一步描绘了人物活动,诗人独自在桥上漫步,这一行为与前句的环境描写相呼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这里的“若个知”似乎在说,除了诗人自己,恐怕再无他人能领略此景之美,流露出诗人对孤独与静谧的喜爱。
接下来两句“水似晴天天似水,两重星点碧琉璃”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清澈的流水比喻为晴朗的天空,而天空则被比喻成流动的水,两者相互映照,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两重星点,仿佛是碧绿琉璃中镶嵌的明珠,既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雨过后天水一色的美景,又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展现了早春雨后清新秀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