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fèng xiáng xī guō xīn tíng
题凤翔西郭新亭
jiāng hūn shān bàn qíng nán zǔ jué rén xíng |
江昏山半晴 南阻绝人行 |
jiā tǎn lián yún sè sōng shān gòng yǔ shēng |
葭菼连云色 松杉共雨声 |
zǎo qiū réng yàn wǔ shēn yè gèng tuó míng |
早秋仍燕舞 深夜更鼍鸣 |
wèi bào mí jīn kè é yán wèi kě qīng |
为报迷津客 讹言未可轻 |
juǎn sì bǎi jiǔ shí jiǔ |
卷四百九十九 |
《题凤翔西郭新亭》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的每个段落大致可以这样理解:
### 首句:“江昏山半晴, 南阻绝人行”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景象,江水昏暗,山的半部已转晴朗。描述了地形中存在自然的分隔,往南方的道路因为某些原因(可能是天气或其他因素)而没有行人通过。这里展现出一种孤独和未被探索的感觉。
### 次句:“葭菼连云色, 松杉共雨声”
“葭菼”通常指的是芦苇、茅草之类的植物,这里借代景物的茂盛和连续性。这句话描述了云与这些植物在视觉上交织在一起的景色,营造出一种辽阔和连绵不绝的自然景观。同时,远处的松树和杉树与雨声相伴,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还赋予了环境一种生机和动态,雨声仿佛是自然界最原始的音乐。
### 中间两联:“早秋仍燕舞, 深夜更鼍鸣”
这两句展现了季节和时间的变化,以及自然界的生物活动。早秋的季节里,燕子仍在欢快地舞蹈,表现了它们对环境的适应与享受。而到了深夜,鳄鱼的鸣叫声更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和不安全感。这里通过生物的行为暗示了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 最后两联:“为报迷津客, 讪言未可轻, 卷四百九十九”
这一部分直接向“迷津客”(迷失方向的旅人)发出警语,告诫他们对于“讹言”(错误或虚假的信息)不可轻信。在这个过程中,引用了“卷四百九十九”,似乎隐含着引用或参考了某种著作或记录,强调了知识和经验对于判断和决策的重要性。这句话不仅是对读者的忠告,也暗示了诗人在面对不确定性和复杂环境时的智慧和谨慎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色和生活,隐喻了人生中的挑战和智慧,强调了观察自然、理解环境、以及正确判断的重要性。
《题凤翔西郭新亭》古诗词赏析:
姚合的《题凤翔西郭新亭》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江昏山半晴”描绘了一幅半明半暗的景象,江面与山色之间,一种朦胧的美态跃然纸上,暗示着一种既定的自然节奏与秩序。接下来“南阻绝人行”则突显出这种景象的孤独与宁静,同时引出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葭菼连云色”以葭菼(芦苇)与天色相接,构成了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背景,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芦苇与云色的融合,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也象征着作者内心深处对和谐与平静的向往。
“松杉共雨声”描绘了雨中松杉的景象,松杉的坚韧与雨声的细密交织在一起,不仅渲染了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也暗喻着生命的坚韧与自然的力量。这种自然界的韵律,成为诗人抒发内心情感的载体。
“早秋仍燕舞,深夜更鼍鸣”通过燕子在早秋的舞动和深夜时鼍(一种类似鳄鱼的动物)的鸣叫,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活力与复杂多变的动态美。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命现象,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复杂。
“为报迷津客,讹言未可轻”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以直接的劝告形式,提醒“迷津客”(迷失方向的人)不要轻信谣言,寓意深刻的哲理在于,人生之路犹如迷津,充满不确定性与挑战,正确判断与坚定信念是走出困境的关键。
最后,“卷四百九十九”可能是指诗的编号或卷数,它没有直接影响到对这首诗内容的解读,但可以视为对诗集规模的一种说明,暗示了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丰富与积累。
整体而言,姚合的《题凤翔西郭新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