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ěng zhí shū shì
省直书事
qián táng cì shǐ mán tí shī pín biǎn wú ēn nuò shǎo wēi |
钱塘刺史谩题诗 贫褊无恩懦少威 |
chūn jǐn jiǔ bēi huā yǐng zài cháo huí huà kǎn shuǐ shēng wēi |
春尽酒杯花影在 潮回画槛水声微 |
xián yín shān jì yāo sēng shàng mù rù lín zhōng kàn hè guī |
闲吟山际邀僧上 暮入林中看鹤归 |
wú shù lǐ rén rén zì lǐ cháo cháo jiàn jué bù shū xī |
无术理人人自理 朝朝渐觉簿书稀 |
《省直书事》古诗词释义:
《省直书事》是唐代诗人姚合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以委婉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在官场中的日常生活和心态,表达出诗人对官场现状的无奈与淡然。以下是逐段解释:
1. **钱塘刺史谩题诗**:“钱塘刺史”指的是诗人担任的钱塘(杭州)的官员,此处可能是运用借代手法,暗示作者在官场的处境。“谩题诗”意味着诗人无心、随意地写诗,反映了他对官场的不情愿和对诗的热爱之间的矛盾。
2. **贫褊无恩懦少威**:“贫褊”指的是贫穷和简陋的物质生活,“无恩”意为没有施恩于人,“懦少威”则是软弱、缺乏威严。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在官场中地位和能力的不满,暗示了他作为官员的不满足感和无奈。
3. **春尽酒杯花影在**:“春尽”表示春天的结束,“酒杯花影”是场景的描绘,暗示诗人借酒消愁,通过春日的美景与酒杯的映照来逃避现实的困境,体现出诗人在官场中的孤独和逃避心理。
4. **潮回画槛水声微**:“潮回”意味着潮水退去,“画槛”指的是装饰精美的栏杆,“水声微”则暗示了夜晚的宁静。这一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景色,诗人通过这种自然的和谐与宁静,反衬出官场的喧嚣与不和谐,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5. **闲吟山际邀僧上**:“闲吟”意味着闲适地吟诗,“山际”指的是山边,“邀僧上”则是邀请僧人一同登高,享受山中宁静。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在闲暇时寻求与僧人的交流,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反映出他对官场的疏离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6. **暮入林中看鹤归**:“暮”表示傍晚,“林中”则指的是树林中,“看鹤归”意味着观察鹤鸟回归。这一句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漫步于林中,观赏鹤鸟的回归,通过自然界的和谐与秩序,表达诗人对官场秩序的不满和对自然的向往。
7. **无术理人人自理**:“无术理”意味着没有法则或秩序,“人人自理”则暗示了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和管理。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管理混乱、缺乏统一规则的不满,以及对人们各自为政、自我管理的生活状态的无奈。
8. **朝朝渐觉簿书稀**:“朝朝”意味着天天,“簿书”指的是官方的文书、记录。这一句表达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发现处理的文书(政务)逐渐减少,可能是由于作者的努力或官场变化导致的政务压力减轻。这一句也暗示了作者对自己官场角色的反思和对于现实状态的一种自我认同,即在官场的困境中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官场不公与无序的不满,又有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官场中寻找自我价值和内心宁静的努力。
《省直书事》古诗词赏析:
《省直书事》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所作,以省直官府的日常事务为背景,展示了作者在官场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描绘官场日常生活**:首联“钱塘刺史谩题诗, 贫褊无恩懦少威”描绘了作者身为钱塘刺史的自我反思。通过“贫褊无恩懦少威”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自己官场角色的谦虚与自省,同时也透露出官场的复杂与无奈。
2. **描绘春日景致与自然和谐**:颔联“春尽酒杯花影在, 潮回画槛水声微”将自然与官场生活巧妙结合。春日的花影与回潮的水声,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在繁忙公务之余,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享受,以及内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3. **呈现与僧鹤为伴的隐逸情趣**:颈联“闲吟山际邀僧上, 暮入林中看鹤归”进一步展现了作者通过与僧人的交流与观察林中鹤的回归,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这种与自然和精神世界的连接,反映了作者在官场之外寻求精神寄托的内心世界。
4. **表达对官场无术的无奈与随性**:尾联“无术理人人自理, 朝朝渐觉簿书稀”表达了一种对官场管理方式的反思。作者认为在官场上,没有特殊技巧和手段,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管理事务,随着时光流逝,文书和事务逐渐减少。这种描述既是对官场现象的客观描述,也蕴含了作者对人生和官场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深刻洞察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流露,既有对官场常态的客观描绘,也有对个人精神世界追求的表达,构成了对生活与人性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