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líng yǐn sì wǎn gōng yuàn
题灵隐寺皖公院
shān kōng shuǐ rào lí jǐ rì cǐ qī chí |
山空水绕篱 几日此栖迟 |
cǎi jú pín qiū zuì liú sēng nǐ yè qí |
采菊频秋醉 留僧拟夜棋 |
guì yīn shēng yě jūn shí fèng jié hán sī |
桂阴生野菌 石缝结寒澌 |
gèng xǐ lián yōu dòng wéi jūn yǔ wǒ zhī |
更喜连幽洞 唯君与我知 |
《题灵隐寺皖公院》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题灵隐寺皖公院》是由宋朝诗人郑巢所作,描述了他在灵隐寺皖公院的所见所感,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的深厚友谊。以下是逐段解释其意思:
1. **山空水绕篱, 几日此栖迟**:
这一句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山林空旷,清澈的水流围绕着篱笆。诗人在这里停留了多日,享受着这份宁静。这里的“栖迟”意味着诗人暂时栖身于此,寄居和安顿之意。
2. **采菊频秋醉, 留僧拟夜棋**:
在秋天,诗人频繁地采摘菊花,似乎已经陶醉在这份自然之美的意境中。他邀请僧侣一起在夜晚对弈,这一场景透露出诗人的闲适与对精神生活追求的热爱。
3. **桂阴生野菌, 石缝结寒澌**:
这两句描述了山中桂花的阴影下,生长着野生的菌类,石缝中凝结着冰冷的霜雪。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种清冷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
4. **更喜连幽洞, 唯君与我知**: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连通幽深洞穴的喜爱,以及这份喜悦只与君分享。这里的“幽洞”象征着隐秘而神秘的内心世界,而“君与我知”则强调了诗人对与知己分享这份喜悦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描绘灵隐寺皖公院周边自然环境的美丽与幽静,以及与僧侣共同度过的宁静时光,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朋友共享这份宁静与快乐的情感。
《题灵隐寺皖公院》古诗词赏析:
《题灵隐寺皖公院》是郑巢的一首诗,通过对灵隐寺皖公院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禅意的画面,引人进入一种超脱尘世、沉浸自然的意境中。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句“山空水绕篱,几日此栖迟”**,开篇就描绘了灵隐寺周围的自然环境。山峰空灵,溪水环绕,篱笆环绕,暗示出了一种静谧、远离尘嚣的氛围。通过“几日”和“栖迟”这两个词,既展现了时间的悠长,又表达了诗人在此地停留、享受静谧之感的意图。
2. **“采菊频秋醉,留僧拟夜棋”**,这两句继续深入描绘。采菊是古代文人喜爱的活动,尤其在秋天,菊花盛开,象征着高洁和长寿。诗人在这里采菊,仿佛是在寻找心灵的慰藉。留僧夜棋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隐逸生活的乐趣,夜色下的棋局,既是消遣,也是心灵的交流和静思。
3. **“桂阴生野菌,石缝结寒澌”**,桂树的阴影下生长着野菌,石缝中结成了寒霜。这里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同时也寓意着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和禅宗中关于因果与轮回的思想。
4. **“更喜连幽洞,唯君与我知”**,结尾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连幽洞”的发现和喜爱,以及这份喜悦仅与“君”和“我”共享的孤独与亲密。这里的“幽洞”不仅指物质上的洞穴,更可能是心灵深处的隐秘之处,它象征着探索自我、寻找内心平静的过程。只有真正理解这种孤独与内心的对话,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份喜悦。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平静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