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ì chóu wéi shǎng shàng rén
戏酬惟赏上人
wú tóng zhuì lù bēi xiān xiǔ sōng guì líng shuāng yǐ hòu kū |
梧桐坠露悲先朽 松桂凌霜倚后枯 |
bú shì shì jiān zhǎng zài wù zàn fēn zhēn cuì jìng hé shū |
不是世间长在物 暂分贞脆竟何殊 |
《戏酬惟赏上人》古诗词释义:
裴夷直的这首《戏酬惟赏上人》是一首哲理诗,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比喻人生和世间的变迁,探讨生命的永恒与短暂,以及自然界中的物象与人世间事物的本质差异。
### 逐段解释
1. **梧桐坠露悲先朽, 松桂凌霜倚后枯,**
- **梧桐坠露悲先朽**:梧桐树叶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悲凉,仿佛预示着生命的衰败和枯萎。梧桐在此象征了短暂的生命和容易腐朽的事物,露水的出现与消失象征了短暂的恩泽或快乐,但最终都会消逝,预示着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 **松桂凌霜倚后枯**:相比之下,松树和桂树在寒霜中显得更为坚韧,即使在严寒中也能挺立,象征着它们的长久生命力。这里的“倚后枯”可能是指在经历了一定的考验和时间的流逝后,它们最终也会枯萎。但整体上,松桂强调了自然界中某些物事的坚韧和长久,与前文形成对比。
2. **不是世间长在物, 暂分贞脆竟何殊。**
- **不是世间长在物**:这句话是在说,不是所有的世间事物都能永恒存在。前文已经通过梧桐与松桂的对比,展示了自然界中有生命与无生命、有永久存在与短暂存在的物象。
- **暂分贞脆竟何殊**:这里的“暂分”可以理解为暂时的区分或比较,“贞脆”则是指坚定与易变的特性。整句话的意思是,无论是长久存在的事物还是短暂存在的事物,它们之间的差异最终并无实质上的不同。在自然规律和时间的流逝面前,所有事物最终都会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无法逃脱时间的消逝和生命的终焉。
### 总结
这首诗通过自然界的景象,隐喻了人世间的短暂与永恒,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梧桐与松桂的对比,既强调了生命的不同阶段和状态,也暗示了所有生命终将面对的终结。最后的反思,指出世间万物在自然法则面前的普遍命运,引导读者思考生命与存在的深层意义。
《戏酬惟赏上人》古诗词赏析:
裴夷直的这首《戏酬惟赏上人》充满了深沉的哲思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诗通过梧桐、松桂两种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坚韧生命的植物,探讨了生命本质、时间和变迁的普遍主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首句“梧桐坠露悲先朽”,选取梧桐作为起始,梧桐为落叶乔木,其叶形和果实均有其独特的美。然而,“坠露”暗示了短暂与瞬间的美,而“悲先朽”则揭示了生命终将衰败的现实。这一句以梧桐的“悲”和“朽”为基调,预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有限。
### 第二句“松桂凌霜倚后枯”,转而描写松树和桂树。松树和桂树在冬季严寒中依然挺立,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生命力的持久。这里的“凌霜”与“倚后枯”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对比中体现的自然界的复杂性和生命的多样性。
### 最后两句“不是世间长在物,暂分贞脆竟何殊”,是对前两句的深化与总结。作者提出,世间万物最终都会经历变迁,无论是生命还是自然现象,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贞脆”在这里指坚韧与易腐,强调了生命与自然的本质特性——即使是最为坚韧的物事,在时间的长河中也会经历衰败。
### 诗歌整体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与时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它既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揭示了生命与时间的有限性,以及生命在宇宙中的短暂存在。通过对比梧桐与松桂,诗人在肯定自然生命力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脆弱性和时间永恒性的深刻反思。
### 结论:
裴夷直的《戏酬惟赏上人》通过自然界的对比与象征,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时间流逝和自然界永恒法则的思考,充满了哲学意味和深邃的意境。诗作既体现了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也蕴含了对生命短暂与宇宙永恒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