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dú zhuó

独酌

作者:杜牧 
lóu yǐ shuāng shù wài     jìng tiān wú yī háo
楼倚霜树外   镜天无一毫
nán shān yǔ qiū sè     qì shì liǎng xiāng gāo
南山与秋色   气势两相高

《独酌》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独酌》由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创作,诗意较为含蓄,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1."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清冷的秋日景象。"楼倚霜树外"意味着诗人所在的楼台高耸,倚靠在霜冻的树梢之外,给人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镜天无一毫"形容天空如同一面明镜,没有一丝云彩,清澈透明,展现了秋天晴朗的天气特点。

2."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南山"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山的名字,这里象征着诗人所在的位置。"与秋色"则指与秋季的景色相比。"气势两相高"意味着南山的雄伟与秋季景色的辽阔、高远相互映衬,显示出诗人所处环境的壮丽与诗人的内心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在高楼上,观赏着清冷的霜树、明镜般的天空、与南山相互映照的秋色。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宁静、高远、壮美的意境,体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孤独与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赏。

《独酌》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独酌》通过寥寥几句描绘了一幅秋日的寂静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含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哲思。这首诗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悟。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赏析这首诗:

1. **画面描绘**:首句“楼倚霜树外”描绘了一座高耸的楼阁立于霜树之外的景象,霜树暗示了秋天的季节特征,营造出一种清冷、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镜天无一毫”进一步渲染了天空的清澈,用“镜天”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出天空如同明镜一般,没有一丝云彩或尘埃,纯净而高远,给人以开阔、宁静的视觉享受。

2. **意境渲染**:“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南山与秋天的色彩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对抗又融合的意境。南山的壮丽与秋天的深沉交织,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寓意着作者内心的某种情感与外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或是对自己心境的一种反思和超越。

3. **情感流露**: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流露出诗人面对自然时的孤独感与深沉的情感。诗中的“独酌”,既是实指诗人独自饮酒的情景,也暗含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考。自然界的壮美与宁静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了对比,引发了读者对人生、自然与自我关系的深刻思考。

4. **哲学意味**:这首诗还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味。通过南山与秋色的“气势两相高”,可以解读为自然界中的对立与统一,即在看似对立的自然界中,实际上存在着和谐与平衡。这也是杜牧对于自然与人生的一种独特见解,体现了其深厚的哲学思考。

综上所述,杜牧的《独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孤独情感的表达,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的诗歌。

杜牧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