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 chūn
惜春
wàn lǐ xián lú bié gù xiāng yún fēi yǔ sù xiàng xiāo xiāng |
万里衔芦别故乡 云飞雨宿向潇湘 |
shù shēng gū zhěn kān chuí lèi jǐ chù gāo lóu yù duàn cháng |
数声孤枕堪垂泪 几处高楼欲断肠 |
dù rì piān piān xié bì yǐng lín fēng yī yì zhí chéng háng |
度日翩翩斜避影 临风一一直成行 |
nián nián xīn kǔ lái héng yuè yǔ yì cuī cán lǒng sāi shuāng |
年年辛苦来衡岳 羽翼摧残陇塞霜 |
《惜春》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惜春》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鸟儿离乡远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
第一句“万里衔芦别故乡, 云飞雨宿向潇湘” 描述了鸟儿离开故乡,行程万里,带着芦苇的枝条远飞,一路上经历了风风雨雨,最终飞向潇湘之地。潇湘在这里是泛指南方遥远的地区。这里用“万里”和“云飞雨宿”这样的词汇形象地描绘了迁徙过程的艰难和漫长。
第二句“数声孤枕堪垂泪, 几处高楼欲断肠” 意味着在夜深人静时,鸟儿在孤独的枕头上听见远方的几声呼唤,不禁泪水盈眶,几乎要肝肠寸断。这里通过“孤枕”和“高楼”表达了远离故乡后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第三句“度日翩翩斜避影, 临风一一直成行” 描述了鸟儿在日间的飞翔景象。它们在飞行时,不断地改变方向以避免自己的影子投射在地面上,这既是一种本能行为,也象征着在迁徙过程中既要保持方向感,又要避免不必要的暴露。同时,它们在风中排列成行,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显示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秩序。
最后一句“年年辛苦来衡岳, 羽翼摧残陇塞霜” 描述了鸟儿每年都要经历艰苦的旅程,迁徙到衡岳(湖南衡山),在这里过冬。途中羽翼会因为长途跋涉和严寒而受到摧残。这句话既有对自然迁徙规律的描述,也蕴含了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季节变换、生命轮回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鸟儿迁徙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以及对生命的深沉思考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惜春》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惜春》诗是一首借物抒情之作,通过描绘飞鸟的迁徙来寄托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此诗寓意深刻,情感丰富,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两句**:“万里衔芦别故乡, 云飞雨宿向潇湘。” 这两句以鸿雁的形象作为全诗的象征,它们在万里之遥,带着芦苇,离开了熟悉的故乡,飞向远方的潇湘。这里以鸿雁南飞的迁徙,象征着人生旅途的漂泊和离散,隐含了对岁月流逝、与故乡别离的感慨。
2. **中间四句**:“数声孤枕堪垂泪, 几处高楼欲断肠。”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情感,将鸿雁的形象与人的内心感受相连结。当孤枕难眠,听到远处数声鸿雁的哀鸣时,不禁泪流满面。而在高楼之上,目睹鸿雁的飞行,内心深处的伤感如同刀割,表达了对孤独、离愁的深切感受。
3. **后四句**:“度日翩翩斜避影, 临风一一直成行。” 这两句描绘了鸿雁飞行的动态美,它们在日复一日中翩翩飞翔,斜着身体避开影子,当风吹过时,它们整齐地排成一行,展现出一种有序而优雅的姿态。这种景象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秩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有规律生活的向往。
4. **结尾两句**:“年年辛苦来衡岳, 羽翼摧残陇塞霜。” 这两句总结全诗的主题,描述了鸿雁每年都要经历艰辛的旅程,来到衡山繁衍后代。然而,在旅途中,它们的羽翼却因为寒冷的霜雪而受损。这既是对鸿雁迁徙之苦的描述,也是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苦难和挑战的反思,暗示了在人生旅途中,虽然充满艰辛,但仍有希望和美好等待着。
综上所述,杜牧的《惜春》诗通过鸿雁的形象,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展现了对时间、空间、生命和情感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和苦难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