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ò wèi wén zhēn gōng zhái ( yī zuò tí wèi wén zhēn )
过魏文贞公宅(一作题魏文贞)
qiān qiū lìng jié míng kōng zài chéng lù sī náng shì yǐ wú |
千秋令节名空在 承露丝囊世已无 |
wéi yǒu zǐ tái piān dé yì nián nián yīn yǔ shàng jīn pù |
唯有紫苔偏得意 年年因雨上金铺 |
《过魏文贞公宅(一作题魏文贞)》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过魏文贞公宅》这首诗的每一句都有其深意,下面逐段解释:
1. **千秋令节名空在, 承露丝囊世已无**:
-"千秋令节"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节庆或庆典,这里的"令节"可以理解为重要的节日或特殊的日子。"名空在"意味着虽然这些节日和庆典曾经广为人知,但现在它们的名字仅仅存在于历史的记忆中,没有人在实际生活中庆祝或纪念它们了。
-"承露丝囊"是古代的一种象征,常用于形容曾经高贵、显赫的事物或人物。"世已无"表示这种曾经象征着荣耀和显赫的事物或象征已消失在了世事变迁中,不再存在。这里可能是借指历史上的伟人或文化符号,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被遗忘。
2. **唯有紫苔偏得意, 年年因雨上金铺**:
-"紫苔"在古代文化中常象征着古老的、久远的、难以改变的事物或环境。"偏得意"则表达了紫苔在这种背景下反而显得格外得意,暗示着在繁华落尽之后,自然界的某些事物如紫苔依然保持着它们的生命力或固有的状态。
-"年年因雨上金铺"描绘了一幅每年雨水淋在金制的门环或门栓上的情景。"金铺"是古代门上用来固定门环的装饰品,这里以"上金铺"的雨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不变。这句话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在自然与时间的无常中,有些事物(如紫苔、金铺)仍然保持其原有状态的事实,显示了自然界的韧性与永恒。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自然与时间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不再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永恒力量的赞美。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生命中不朽事物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领悟。
《过魏文贞公宅(一作题魏文贞)》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过魏文贞公宅》这首诗通过沉郁的笔触,表达了对往昔显赫人物及其生活痕迹的感慨,同时也寓含了对时光流逝、盛衰无常的深沉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千秋令节名空在”,意指过去那些盛大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虽已过去,但其名声却依然留存。这里的“名”既指历史上的功勋与名声,也是对过去繁华生活的纪念。
次句“承露丝囊世已无”,用“承露丝囊”这一典故,比喻过去文人雅士、贵族富豪用以存放珍贵物品或装饰的华丽器具。此句意在说明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昔日的奢华已不再存在,表达了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感慨。
第三句“唯有紫苔偏得意”,通过描述紫苔在金铺上肆意生长,既不为人们所注意,也无物可与之争雄,暗含了一种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动的态度。这里“得意”二字,既有对紫苔生命力顽强的赞美,也隐含着对时光无情、世事无常的无奈与讽刺。
最后一句“年年因雨上金铺”,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流逝。雨水年年滴落在金铺上,象征着岁月的积累,同时也暗示了即便是在显赫的过去遗迹中,自然的侵蚀也无孔不入,一切都将归于平淡。整句话既是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也是对自然永恒、人事无常的深刻领悟。
杜牧在这首诗中,通过对魏文贞公宅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变迁、时光易逝的深刻认识,同时也借景抒情,用紫苔的生长与金铺的侵蚀来寓言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永恒,呈现出一种深沉而又略带伤感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