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niàn xī yóu sān shǒu

念昔游三首

作者:杜牧 
yāo lǚ yǐ guān jiě     fàn rán chéng dú yóu
邀侣以官解   泛然成独游
chuān guāng chū mèi rì     shān sè zhèng jīn qiū
川光初媚日   山色正矜秋
yě zhú shū hái mì     yán quán yàn fù liú
野竹疏还密   岩泉咽复流
dù cūn lián yù shuǐ     wǎn bù jiàn chuí gōu
杜村连潏水   晚步见垂钩

《念昔游三首》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念昔游三首》是三首诗的组诗,第一首描述了诗人在公务解除后,独自出游的情景。我将分段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1. **邀侣以官解,泛然成独游,**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因为公务的结束而有了出游的条件,但最终因为某种原因,只能成为独自的旅行者。这里的“邀侣”表明诗人原本是计划与同伴一起出游,而“官解”则暗示了他可能因为工作或职务的需要而暂时“解职”,有了个人出游的可能。然而,最终却变成了独自一人游历。

2. **川光初媚日, 山色正矜秋,**
这两句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美丽。第一句“川光初媚日”中的“川光”指的是水面的光辉,早晨的阳光使得河流或湖泊显得格外明亮和诱人。第二句“山色正矜秋”描述了秋天的山色,这里的“矜”字在古代诗词中往往用来形容事物的美丽或骄傲,这里是说秋天的山色美丽且显眼。这两句共同营造了一幅清晨河畔,秋日山林的美丽画卷。

3. **野竹疏还密, 岩泉咽复流,**
这两句描述了自然景物的变化和动态。第一句“野竹疏还密”中的“疏”和“密”分别描述了竹林在不同时刻的稀疏或茂密,可能是描绘竹子随风摇摆或者光线变化时的不同景象。第二句“岩泉咽复流”则生动地描绘了山间泉水在流动时,有时由于地形、光线或风的影响,仿佛发出低沉的“咽”声,但随即又继续流淌。这两句通过动态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

4. **杜村连潏水, 晚步见垂钩,**
最后两句提到诗人傍晚时分的行程。前半句“杜村连潏水”中的“杜村”指一个地方的名字,与“潏水”相连接,可能描绘了诗人穿越一个村庄,沿着一条河流行进的情景。后半句“晚步见垂钩”则描述了诗人在傍晚行走时,看到有人在河边垂钓的景象。这一幕可能是诗人旅途中的一个小插曲,给人一种平静、祥和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自出游时对自然风光的深深喜爱和沉思,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念昔游三首》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念昔游三首》的这一首描绘了一幅清雅脱俗的山水画卷,融合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过去游历生活的深切怀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题材与主题

这首诗的主题是怀念过去的游历生活,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杜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升的阳光下河川的明媚、秋色中山岭的矜持、竹林的疏密变化、山泉的时断时续,以及杜村旁潏水的静谧,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富有生机的自然世界。

### 语言与技巧

1. **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杜牧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元素来描述自然景色。如“川光初媚日,山色正矜秋”,通过“媚日”和“矜秋”这两个词,赋予了自然景象以人格化的特征,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2. **动态与静谧的对比**:“野竹疏还密,岩泉咽复流”运用了动态与静谧的对比,野竹的疏密变化,岩泉时而静默、时而流淌,展现了自然界中动静交织的美。

3. **情感的表达**:“杜村连潏水,晚步见垂钩”,这一句通过描绘杜村与潏水相连、傍晚散步时的垂钓情景,不仅勾勒出了宁静的生活画面,也暗含了作者对过往悠闲生活的怀念和对当下生活的一种憧憬或寄托。

### 情感与意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大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追求。通过“泛然成独游”这一句,展现了作者在官场繁忙之余,寻求自然之美的渴望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 总结

杜牧的《念昔游三首》通过精细的自然描写和情感的巧妙融入,构建了一个既宁静又富有活力的自然世界,传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卓越的诗歌技巧,也反映了他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杜牧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