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o nián xíng
少年行
qián shān jí yuǎn bì yún hé qīng yè yī shēng bái xuě wēi |
前山极远碧云合 清夜一声白雪微 |
yù jì xiāng sī qiān lǐ yuè xī biān cán zhào yǔ fēi fēi |
欲寄相思千里月 溪边残照雨霏霏 |
《少年行》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少年行》这首诗,虽然标题为《少年行》,但诗中所描述的情感与少年时代可能并不完全对应,更多的是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清夜、月光以及思念的情感。下面逐段解释其意思:
1."前山极远碧云合,清夜一声白雪微":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宁静的夜晚景象。"前山极远碧云合"意味着在远方的山峰之上,碧绿的云层汇聚在一起,表现出山的遥远与云的深邃,给人一种深邃而幽远的意境。"清夜一声白雪微"则描述了夜晚的一声微弱的雪落,仿佛在静谧的夜空中轻轻飘落,增添了一份寂静与神秘感。
2."欲寄相思千里月":
这句诗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想要通过千里之外的明月来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明月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感的意象,代表着永恒与思念,千里之外的月亮承载着作者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试图通过这轮明月跨越千山万水,传递自己的情感。
3."溪边残照雨霏霏":
最后一句描绘的是溪水边落日余晖中的雨雾蒙蒙的景象。"溪边残照"意为溪流边夕阳的余晖,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淡淡的温暖与哀愁。"雨霏霏"则描绘了细雨轻柔地飘洒,与溪水边的夕阳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与诗人的思绪相呼应,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与感慨,展现了诗人的细腻情感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
《少年行》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这首《少年行》赏析如下:
首先,诗的首句“前山极远碧云合”,采用了色彩和空间的对比。"碧云"象征着远方的山峦被浓厚的云雾所覆盖,给人一种深远辽阔、迷蒙神秘的感觉。"极远"则直接强调了视线所及的尽头,山与云雾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远离喧嚣的氛围。这样的开篇设定,为整个诗营造了一种特定的意境背景。
接着,“清夜一声白雪微”描述了一幅清冷而寂静的夜景画面。"清夜"表示夜晚的寂静与清明,"白雪微"则是对远处雪花轻柔飘落的描写,用“微”字更凸显出雪花落地时的细微与轻柔,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柔和宁静的氛围。这种画面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也暗示了诗中的少年(或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纯净与高洁。
随后,“欲寄相思千里月”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里的“千里月”不仅仅是月光的比喻,更代表了情感的深远与绵长。诗中的主人公虽身在异处,但心系千里之外,通过月亮这媒介,表达出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月亮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思念、离别和永恒,此处运用得恰到好处,既传达了情感的强烈,又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最后,“溪边残照雨霏霏”将画面从远方转回现实,描绘了一幅湿润的溪边景色。"残照"意味着光线渐暗,即将天黑,与前文的“清夜”形成呼应。"雨霏霏"则描绘了细雨蒙蒙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湿润和朦胧感。整体而言,溪边的场景更加贴近生活,也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现实的触感,使情感的表达更加生动、丰富。
整体来看,杜牧的《少年行》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不仅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深刻的情感表达。诗中的色彩、空间、时间以及情感的交织,共同构成了一个富有层次感和韵律美的艺术世界,使得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