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ǐ hé dǐng
李和鼎
sī rén qīng chàng hé rén hé cǎo jìng tái wú bù kě xún |
斯人清唱何人和 草径苔芜不可寻 |
yī xī xiǎo fū shān xià mèng shuǐ rú huán pèi yuè rú jīn |
一夕小敷山下梦 水如环佩月如襟 |
《李和鼎》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这首诗《李和鼎》以简洁的笔墨描绘了对友人李和鼎的怀念与思念之情。以下逐段解释诗的含义:
1. **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此句意为“斯人(李和鼎)的清脆歌声,如今还有谁能够和唱呢?小径因为长满了苔藓,已经难以寻觅”。这里运用了“清唱”这一形象的比喻,表现李和鼎的歌声优美高雅,而“何人和”则是诗人对无人能与之相配、相和的遗憾,暗示了李和鼎的离世或者远离。后一句“草径苔芜不可寻”则以自然景观的荒芜,暗喻友情的凋零和追寻逝去友人的无果,增加了诗的哀愁氛围。
2. **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这一句描绘了一个梦境:在一夜之间,诗人似乎在小敷山下梦到了友人。这里的“水如环佩”和“月如襟”分别以水的流动和月的明亮来比喻和象征友人的形象。水如环佩可能暗示了友人轻盈、灵动,而月如襟则可能象征着友人的纯净、高洁,同时“襟”也常常与诗词中关于衣物的比喻相关,意味着友人形象的清晰、鲜明。整句通过梦境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李和鼎的回忆与怀念,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既哀伤又带有回忆色彩的氛围,充分展现了古典诗词中哀而不伤、含蓄深沉的特点。
《李和鼎》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李和鼎》由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所作,通过对李和鼎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缅怀之情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下是逐句赏析:
1. **斯人清唱何人和, 草径苔芜不可寻。** 这两句开头即以“清唱”点明李和鼎的文采风流,暗示其才华横溢,但“何人和”三字又暗含知音难觅之意。紧接着,“草径苔芜不可寻”以自然界的荒凉景象象征李和鼎虽有才华,却因时代变迁或个人际遇,其踪迹难以寻觅,表达了对逝去人才的惋惜之情。
2. **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 这两句转而描绘梦境之景,借助于“小敷山”这一地名的隐喻,以及“水如环佩”、“月如襟”这样的生动比喻,不仅营造了一种清幽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李和鼎的思念之情,仿佛在梦中与他相遇,共享清雅之境。
整首诗通过对李和鼎的追忆,展现了杜牧对先贤的崇敬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通过对比李和鼎生前的辉煌与身后世事的沧桑,诗人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后人接续文脉、传承历史文化的期许。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杜牧在文学创作上的高超技巧和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