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n wǎn tí wéi jiā tíng zi
春晚题韦家亭子
yè lái wēi yǔ xǐ fāng chén gōng zi huá liú bù tiē yún |
夜来微雨洗芳尘 公子骅骝步贴匀 |
mò guài xìng yuán qiáo cuì qù mǎn chéng duō shǎo chā huā rén |
莫怪杏园憔悴去 满城多少插花人 |
《春晚题韦家亭子》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这首《春晚题韦家亭子》描绘了一幅春天傍晚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与人文气息的画面。下面逐段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1. **夜来微雨洗芳尘, 公子骅骝步贴匀,**
这句描述的是夜晚的微雨洗净了地面上的尘埃,使得周围的环境显得清新。公子骑着骏马(骅骝,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名马),其步伐均匀,仿佛在享受着雨后的宁静与清新。这里的“公子”指的是文人或贵族,而“骅骝”则借指其所骑之马,表现了诗中人物的高贵身份和闲适生活。
2. **莫怪杏园憔悴去,**
这句指出不必奇怪杏园的花因季节更替而凋零,这正是一种自然的更迭。这里的“杏园”不仅指的是杏花盛开的园林,也借指春季的繁华与生机。通过“憔悴去”这个词组,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季节变化的感慨,同时也为后文描绘城市的繁华做了铺垫。
3. **满城多少插花人,**
最后一句点明了城市中的人们仍旧热衷于赏花、插花,即使在春末,城市的花市和花会依然热闹非凡。这里的“插花人”不仅仅指的是那些在家中或公共场所摆放鲜花的人,更象征了城市生活中的繁华、多彩和人情味。诗人通过这一景象,展现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即便是在自然逐渐回归平静的春天末尾。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微雨、公子骑马、杏园凋零和城市插花等场景的描绘,展示了春天季节更替中,既有自然界的宁静与衰落,也有城市生活中的繁华与热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赞美。
《春晚题韦家亭子》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春晚题韦家亭子》是一首描绘春日傍晚景色并带有一定的哲理意味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春日景色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思考。
首句“夜来微雨洗芳尘”描绘了春夜一场细雨过后,大地焕然一新的景象。春雨不仅洗净了尘埃,也赋予了大地生机与活力,为后面的景象铺垫了清新与生机勃勃的基调。
接着“公子骅骝步贴匀”一句,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行走在雨后的马匹比作“公子”(富家子弟),“骅骝”(古代名马),通过马蹄与地面的接触,描绘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场景。这里的“贴匀”一词,既有贴地而行的贴切之感,又隐含着和谐与平衡的意境,暗示着一种贵族生活的宁静与舒适。
“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是全诗的核心部分,也是诗人情感的转折点。在杏园因春去而显得凋零的景象下,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感慨。这里“杏园憔悴”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而“满城多少插花人”则描绘了人们仍然享受着生活,佩戴鲜花的场景,形成一种对照。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生命的短暂与社会现象的复杂,还蕴含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在面对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如春天的逝去)时,人们应该如何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继续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傍晚的景色,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深刻见解。杜牧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描绘,成功地将景、情、理融为一体,展示了他高超的诗歌艺术和深邃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