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qí ān chéng lóu
题齐安城楼
líng tòu fú píng lǜ jǐn chí xià yīng qiān zhuàn nòng qiáng wēi |
菱透浮萍绿锦池 夏莺千啭弄蔷薇 |
jǐn rì wú rén kàn wēi yǔ yuān yāng xiāng duì yù hóng yī |
尽日无人看微雨 鸳鸯相对浴红衣 |
《题齐安城楼》古诗词释义:
《题齐安城楼》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对齐安城楼附近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意境。以下是逐句解释:
1. **菱透浮萍绿锦池**:这一句描绘了一幅池塘的景象,菱叶穿过了浮萍,覆盖在清澈的池水之上,整个池塘就像一块绿色的锦缎。菱叶和浮萍在水中交相辉映,给人们带来了清新的视觉享受。
2. **夏莺千啭弄蔷薇**:夏天的莺鸟在蔷薇花丛中欢快地鸣叫,它们的歌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动听的自然乐章。"千啭"形容莺鸟鸣叫声的繁复多样,充满生机。
3. **尽日无人看微雨**:整日里没有人在意那细雨绵绵,只是静静地下着,给周围的一切披上了一层柔和的水雾。"尽日"强调时间的长久,"微雨"则突出了雨的轻柔细腻。
4. **鸳鸯相对浴红衣**:一对鸳鸯相对嬉戏,它们在水中游泳,羽毛在雨后的阳光下反射出红色的光泽。"红衣"一词不仅指鸳鸯的羽毛,也隐喻了生命的美丽与和谐。整个场景宁静而温馨,充满了一种自然与生命的和谐之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又略带淡淡忧思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题齐安城楼》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这首《题齐安城楼》以其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夏季田野风光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主要通过对齐安城楼周边景物的描绘,呈现了一幅生机勃勃、宁静和谐的夏日画面。
首先,“菱透浮萍绿锦池”,这句诗通过“菱”与“浮萍”这两种水生植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片碧绿的水域。菱叶穿过了浮萍,将水池装点得如同一块镶嵌着绿色宝石的锦缎,色彩鲜艳,充满生机。这样的描绘,既展现了夏季水边的自然美景,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高度赞赏。
接着,“夏莺千啭弄蔷薇”,诗人将注意力转向空中,描述了夏日在蔷薇花丛中欢快歌唱的黄莺。这里的“千啭”二字生动地表现了黄莺的鸣叫声之多,充满了活力。黄莺的歌声与蔷薇的香气交织在一起,为夏日的静谧增添了一抹动听的色彩,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和谐与美好。
然后,“尽日无人看微雨”,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微妙的场景。在一天之中,虽然有细雨飘落,但似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这里通过“无人看”三个字,强调了夏季雨水的寻常和自然界的寂静。这种平静与和谐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界中的宁静与和谐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琐碎和平凡的思考。
最后,“鸳鸯相对浴红衣”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鸳鸯是象征爱情与和谐的鸟类,它们在池水中相互依偎,享受着水中的沐浴,红衣则描绘了它们美丽的羽毛。这一画面温馨而又浪漫,象征着和谐与美满,也是诗人对自然和爱情的美好向往。
综上所述,杜牧的《题齐安城楼》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田野的生动画卷,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生命之和谐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和谐、美好和爱情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