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jí shì ( huáng zhōu zuò )

即事(黄州作)

作者:杜牧 
xiù fú shuāng lín xià shí léng     chán yuán shēng duàn mǎn xī bīng
袖拂霜林下石棱   潺湲声断满溪冰
xié chá là yuè yóu jīn bì     hé yǒu wén zhāng bìng mào líng
携茶腊月游金碧   合有文章病茂陵

《即事(黄州作)》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杜牧所作,标题为“即事(黄州作)”,这似乎意味着诗人是在黄州这个地方写下这首诗,描述他所看到的景象和自己的感悟。我们接下来逐句解释其意思:

1."袖拂霜林下石棱" - 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在冬天的寒冷环境中,他的衣袖拂过覆盖着霜的树林,下面的石头因为寒冷而结上了冰棱。这句体现了季节的寒冷和自然的景观。

2."潺湲声断满溪冰" -"潺湲"形容水声的潺潺流动,但在这句诗中,"潺湲声断"表明水流的声音已经因为寒冷而断绝,整条溪流都结上了冰。这进一步强调了冬天的寒冷和冰雪覆盖的景象。

3."携茶腊月游金碧" - 这一句描述的是诗人在腊月(即农历十二月)带着茶去游玩金碧辉煌的地方。"金碧"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华丽、辉煌的事物,或者是指真正的金碧辉煌的建筑或景点。这句体现了诗人的游兴和对美丽事物的欣赏,尽管在寒冷的冬天,他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4."合有文章病茂陵" - 这句可能有两层含义。首先,“文章”在古代中国文化中,不仅指文学作品,还常用来指思想、哲学等深奥的知识。"病"在这里可能象征困难或困扰,"茂陵"是西汉著名学者、史学家司马迁的陵墓。整个句子可能暗指诗人在学问或创作上遇到了困难或困扰,就像司马迁在编撰《史记》时所经历的种种困难一样。此外,"合有文章"也可能是对前文“携茶游金碧”的一种回应,隐含着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考和困难。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寒冷冬日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在追求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和思考。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观的描绘、个人情感的流露以及对历史和学问的思考,构成了一幅深刻而又富有哲理的画面。

《即事(黄州作)》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即事(黄州作)》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日游历的景象,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和哲学思考,富有深意。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首句:“袖拂霜林下石棱, 潺湲声断满溪冰”

诗人以“袖拂霜林下石棱”开始,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清冷的冬日景象中。霜林的景象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环境的清新和空旷。这里的“霜”和“冰”象征着自然界的寒冷和凝结,而“袖拂”动作轻柔而富有诗意,暗示了诗人漫步山林时的自在与悠闲。接着,“潺湲声断满溪冰”则描绘了溪流在冰封下的寂静,潺潺水声的消失,意味着寒冷已深,大自然进入了冬眠的状态。这一句通过声音的变化,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季节变迁的敏感和感慨。

### 中间两句:“携茶腊月游金碧, 合有文章病茂陵”

“携茶腊月游金碧”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腊月的寒冷中,诗人选择携茶游赏,既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表达了在艰难时期仍能寻找生活乐趣的精神。这里,“金碧”可能象征着美好、辉煌,也暗示了诗人对高雅生活品质的追求。通过这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即使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疾病(“病茂陵”)时,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 结尾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杜牧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情感流露,展现了他对生活、自然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不仅有对冬日景色的细腻刻画,更有对个人境遇的反省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通过“袖拂霜林”、“携茶腊月游金碧”的生动描绘,以及对“病茂陵”的委婉表达,展现了诗人既面对困难与疾病,又不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精神面貌。整首诗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超脱,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和哲学思考。

杜牧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