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guò bào róng zhái yǒu gǎn

过鲍溶宅有感

作者:杜牧 
guì jí zhé xiāng zhǔ     sān nián bō shàng chūn
桂楫谪湘渚   三年波上春
zhōu hán jù xī xuě     yī gù luò chéng chén
舟寒句溪雪   衣故洛城尘
kè dào chǐ yáo wěi     huáng ēn kuān fàn lín
客道耻摇尾   皇恩宽犯鳞
huā shí qù guó yuǎn     yuè xī shàng lóu pín
花时去国远   月夕上楼频
shē jiǔ bù cí bìng     yōng shū fēi wèi pín
赊酒不辞病   佣书非为贫
xíng yín zhí yú fù     zuò yǐn duì qiáo rén
行吟值渔父   坐隐对樵人
zǐ mò bà shuāng zhé     bì tán qióng yī lún
紫陌罢双辙   碧潭穷一纶
gāo qiū gèng nán qù     yān shuǐ shì tōng jīn
高秋更南去   烟水是通津

《过鲍溶宅有感》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过鲍溶宅有感》诗,通过对好友鲍溶旧居的探访,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人生的深思。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 **桂楫谪湘渚,三年波上春** -"桂楫"借指高贵、雅致的舟楫,这里象征着好友鲍溶的才华和身份。"谪湘渚"表明鲍溶像是被贬谪到湘江边,暗含其才华不被赏识或遭遇不幸。"三年波上春"表示这段时间里,鲍溶仿佛在波涛之上度过了三个春天,暗示了长时间的漂泊或遭遇逆境。

2. **舟寒句溪雪,衣故洛城尘** -"舟寒句溪雪"描绘了舟在句溪(可能是指流经某地的溪流)上载着寒霜和雪,寓意鲍溶生活条件的艰苦和环境的寒冷。"衣故洛城尘"则表示鲍溶身上的衣裳沾满了洛城(可能是洛阳)的尘土,暗示他长时间在外奔波,与故乡(或理想中的生活)疏远。

3. **客道耻摇尾,皇恩宽犯鳞** -"客道耻摇尾"用狗摇尾巴比喻在客居他乡时,即使遇到恩惠也愿意接受,此处隐含了对友情和生活状态的思考,或许表达了鲍溶在困境中不降低身份寻求帮助的决心。"皇恩宽犯鳞"可能是在说虽然皇恩浩荡,但鲍溶并未因为遭遇挫折而放弃,或象征着他的行为不受世俗规则的限制。

4. **花时去国远,月夕上楼频** -"花时去国远"意味着在花开的时节,鲍溶离国(家乡或理想的国)的距离遥远,表达了对远方和现实之间距离的感慨。"月夕上楼频"可能是在说在月圆之夜,鲍溶经常独自上楼眺望,寄托了思念和对未来的向往。

5. **赊酒不辞病,佣书非为贫** -"赊酒不辞病"表示鲍溶即使生病,也不拒绝享受赊来的酒,这可能是借酒浇愁的表现,或者是寻求暂时的慰藉。"佣书非为贫"则表明他寻求打工写书的机会并非因为贫穷,可能是为了维持生活,或是追求自己的文学理想。

6. **行吟值渔父,坐隐对樵人** -"行吟值渔父"描述了鲍溶在行进中吟诗时遇到了渔父,可能是意外的邂逅,也可能是他试图在自然中寻找灵感或逃避现实的方式。"坐隐对樵人"则可能意味着他在某个静谧的时刻,对着樵夫坐着沉思,体现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在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状态。

7. **紫陌罢双辙,碧潭穷一纶** -"紫陌"可能指京城的大道,"双辙"表示曾经并行的道路,暗示鲍溶曾经与某人或某群体并肩同行。"罢"字表达了道路的废弃或结束,可能是指理想或梦想的破灭。"碧潭穷一纶"则表示在碧绿的潭水旁,鲍溶只能用一根钓竿来追寻,可能象征着他孤身一人,或是试图在困境中寻找一线生机。

8. **高秋更南去,烟水是通津** -"高秋"点明季节,可能寓意着收获的季节,"更南去"则表示鲍溶在秋天将再次南行,可能是在寻找新的机遇或逃避过去的困境。"烟水是通津"则可能是说烟波浩渺的水面,成为通向远方的路径,暗示着无论前路多么艰难,鲍溶都有信心找到自己的出路。

整首诗通过对鲍溶旧居的探访,表达了对友人遭遇和人生的深刻感慨,以及对友情、孤独、追求和自我实现的思考。

《过鲍溶宅有感》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过鲍溶宅有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诗作,通过对友人鲍溶过去经历的回顾和对其现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友谊、人生选择、理想追求以及命运流转的深刻思考。全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 **生活逆境与坚持**:“桂楫谪湘渚, 三年波上春” 描述了鲍溶被贬谪到湘江畔,三年的时光在波浪上度过,暗含了人生的艰难和逆境。这里的“桂楫”可能是对鲍溶身份或才华的象征,同时也凸显了他面对困境时的坚持。

2. **对过去的回忆与对现状的反思**:“舟寒句溪雪, 衣故洛城尘” 描述了过去的生活状态和现在的变化。句溪的雪、洛城的尘,对比鲜明,暗示了从繁华到平凡,从过去的辉煌到现在的沉寂。这种对比引发人们对过往与现实的反思。

3. **志气与皇恩**:“客道耻摇尾, 皇恩宽犯鳞” 表达了在艰难环境中保持高洁志气的决心。这里,“客道耻摇尾”暗喻了不屈服于权势,不丧失尊严;“皇恩宽犯鳞”则表明了面对困难时,尽管艰难,也愿意接受皇恩,但不失原则,保持正直。

4. **对未来的向往与现实的挣扎**:“花时去国远, 月夕上楼频, 赊酒不辞病, 佣书非为贫” 描绘了在远离国家、孤独的夜晚,鲍溶常常借酒浇愁,虽然身体不适,也愿意赊酒自慰。这种行为既体现了对生活的无奈,也表现了对友情的珍惜。在“佣书非为贫”中,可以看到他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即使在贫困中也不放弃。

5. **隐逸与现实**:“行吟值渔父, 坐隐对樵人, 紫陌罢双辙, 碧潭穷一纶” 展现了鲍溶在现实生活中选择的另一种生活方式——隐逸。与渔父、樵人的交往,不为功利,却富有诗意。在紫陌、碧潭之间,他似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但也表明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和挣扎。

6. **对未来的希望**:“高秋更南去, 烟水是通津” 结尾以对未来的展望结束,即使在秋天,鲍溶也依然选择向南前进,比喻在逆境中不放弃追求。烟水象征着未知和挑战,但也暗示了通向希望的道路。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鲍溶的生活境遇、理想追求和对人生的态度,以及杜牧对其的深切关怀和同情。通过对友情、生活选择、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探讨,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也具有普遍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杜牧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