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 cì bái shā guǎn , xiān jì shàng hé nán wáng shì láng
行次白沙馆,先寄上河南王侍郎
céng huà píng shēng zhì shū zhāi jǐ jiàn liú |
曾话平生志 书斋几见留 |
dào gū xīn yì gǎn ēn zhòng lì nán chóu |
道孤心易感 恩重力难酬 |
dú lì qiān fēng wǎn pín lái yī yè qiū |
独立千峰晚 频来一叶秋 |
jī míng yīng yǒu chù bù xué lèi kōng liú |
鸡鸣应有处 不学泪空流 |
《行次白沙馆,先寄上河南王侍郎》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标题为《行次白沙馆,先寄上河南王侍郎》。根据题目和内容,这首诗表达的是对河南王侍郎的思念与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志向和处境的感慨。
**逐段解释如下:**
1. **曾话平生志, 书斋几见留:**
- **曾话平生志**:曾经讨论过我们的志向和抱负。
- **书斋几见留**:多次在你的书房留下足迹。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河南王侍郎有过深入的交流与会面,共同讨论过志向和抱负,并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
2. **道孤心易感, 恩重力难酬:**
- **道孤心易感**:道不同,心易感伤。
- **恩重力难酬**:恩情深厚,难以报答。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因价值观或目标与河南王侍郎有所差异,而感到内心的触动和感伤,同时也表达了对河南王侍郎深厚恩情的感激和难以回报的沉重感。
3. **独立千峰晚, 频来一叶秋:**
- **独立千峰晚**:夜晚独自站立在千山之巅。
- **频来一叶秋**:经常在秋日里来到。
这两句分别描绘了诗人独自站立于高山之巅的情景和频繁在秋季造访的情景,寓意着诗人对某地(可能与河南王侍郎相关)的怀念和渴望。
4. **鸡鸣应有处, 不学泪空流:**
- **鸡鸣应有处**:应该有鸡鸣的地方。
- **不学泪空流**:不要学那些徒然流泪的人。
这两句诗以“鸡鸣应有处”比喻应该有希望或光明的地方,表达诗人希望保持乐观和坚韧的态度,不要像有些人一样只知流泪,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中的困难的坚强面对。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与河南王侍郎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诗人面对志向与现实、恩情与报答之间矛盾的内心世界,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生活的坚强态度。
《行次白沙馆,先寄上河南王侍郎》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这首诗《行次白沙馆,先寄上河南王侍郎》体现了诗人对王侍郎深厚的情感以及他在个人志向、友情、恩义等多重主题上的思考和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的回顾与情感的铺垫**:“曾话平生志,书斋几见留”两行,开篇即提及与王侍郎往日的深谈和留宿,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志同道合的友谊。这里的“平生志”不仅指个人的理想与抱负,也包含了对王侍郎的敬重与欣赏。
2. **情感的转折与深层思考**:“道孤心易感,恩重力难酬”两句,表达了个人在面临孤独和重恩之下的感慨。在友情或恩情面前,一个人往往显得无力回天,表现出对王侍郎深重恩情的难以回报,同时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3. **场景描写与情感的升华**:“独立千峰晚,频来一叶秋”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既展现了诗人的孤独身影,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晚霞映照下的山峰与秋天飘落的落叶,营造了一种深沉而静谧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过去时光和友情的怀念。
4. **结束语的希望与决心**:“鸡鸣应有处,不学泪空流”两句,以“鸡鸣”隐喻时间的流转和希望的来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不希望自己的情感只停留在无尽的悲伤和泪水中,而是要积极面对生活,寻找新的开始与希望。这里既是对王侍郎的安慰,也是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杜牧在友情、个人情感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歌情感丰富,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又流露出对未来生活的积极态度,体现了杜牧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