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guì yóu

贵游

作者:杜牧 
yè chéng hé chǔ sù     shān dié shù céng céng
夜程何处宿   山叠树层层
gū guǎn xián qiū yǔ     kōng táng tíng shǔ dēng
孤馆闲秋雨   空堂停曙灯
gē cán yú pǔ kè     shī xué yàn mén sēng
歌惭渔浦客   诗学雁门僧
cǐ yì wú rén shí     míng cháo jiàn lǐ yīng
此意无人识   明朝见李膺

《贵游》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这首诗《贵游》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孤独、寂寞的体验以及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下面逐段解释各句的含义:

1. **夜程何处宿,山叠树层层,孤馆闲秋雨,空堂停曙灯**。这四句描述了作者在夜间的旅程中,四处寻找住宿,找到了一间孤零零的旅馆。旅馆外秋雨绵绵,天空中的曙光渐渐消散,只留下昏暗的灯火照亮着空荡的房间。这里通过自然景观和旅馆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感。

2. **歌惭渔浦客,诗学雁门僧**。这两句转而表达了作者在文学创作上的追求和自我反省。"歌惭渔浦客"暗示了诗人对某位渔浦客(可能指的是某位诗人)的歌颂和自己的惭愧,可能是因为他的诗歌创作无法达到那位诗人的高度。"诗学雁门僧"则表明了诗人学习雁门(可能是地名,也可能是与诗人有深厚文缘的人或地方)的僧人的诗歌风格,追求在诗歌创作上的修行和提升。

3. **此意无人识,明朝见李膺**。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在寻求理解和共鸣上的困境。"此意"指的是他的创作理念和追求,但似乎无人能理解或共鸣。"明朝见李膺"则是诗人在期待明天会遇到一位理解他的思想和追求的知音,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能够认可他艺术追求的人。这里李膺,可能是历史上的一个名士,被杜牧用作象征能理解他艺术理念的知音。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孤独的环境和个人内心的反省,表达了对文学艺术追求的执着和对知音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在社会中难以被理解的孤独感。

《贵游》古诗词赏析:

《贵游》这首诗是由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所作,以深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旅人夜宿山中孤馆的孤独与愁绪,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艺术和社会的理解与感慨。

首联“夜程何处宿,山叠树层层”,首先设置了一个悬疑的氛围,描述了一位旅人在夜晚赶路时找不到宿处的焦虑与迷茫。山峦重叠,树木层层,不仅象征着自然的险峻,也隐喻着旅人的艰难行程与内心的孤独感。

颔联“孤馆闲秋雨,空堂停曙灯”,进一步描绘了旅人落脚的场景。在孤寂的旅舍中,秋雨飘零,空堂的灯火在晨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孤独。这里使用了“闲”和“空”两个字,强化了旅人的孤独和寂寞感。秋雨的滴答声,与寂静的旅舍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颈联“歌惭渔浦客,诗学雁门僧”,转而表达了旅人内心的感慨与追求。旅人在旅途中,自感无法与历史上的游历诗人相提并论,甚至感到惭愧。同时,他渴望在诗歌创作上有所成就,希望能够像雁门僧一样,在艺术上有所建树。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志趣的仰慕,也反映了诗人对自我艺术追求的不懈努力。

尾联“此意无人识,明朝见李膺”,最后点明了旅人的孤独和对理解的渴望。旅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内心的想法无人能懂,他期待在明日见到的李膺能理解他的孤独与追求。李膺是东汉时期的人物,以直言敢谏而闻名,此处可能寓指一个能够理解和赞赏其内心世界的知音。这一句不仅表达了旅人的孤独,也暗示了对未来相遇知音的期待和希望。

综上所述,杜牧的《贵游》通过对旅人夜宿山中孤独心境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孤独与追求,以及对理解与共鸣的渴望。这首诗不仅富有深邃的情感,也蕴含了对自然、艺术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杜牧诗作中常有的哲理性和情感丰富性。

杜牧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