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í qiān kè
贻迁客
gū zhōu lù jiàn shē shí jiàn bì táo huā |
孤舟路渐赊 时见碧桃花 |
xī yǔ tān shēng jí yán fēng shù shì xié |
溪雨滩声急 岩风树势斜 |
mí hóu xuán ruò liǔ xī chì shuì héng zhā |
猕猴悬弱柳 㶉鶒睡横楂 |
mán xiàng xiān lín sù wú rén shí ruǎn jiā |
谩向仙林宿 无人识阮家 |
《贻迁客》古诗词释义:
### 诗词解释:
**孤舟路渐赊**:在一条孤单的小船上,旅途变得越来越遥远,暗示了诗人远离家乡,或是处于某种流放或孤独的状态。
**时见碧桃花**:偶尔可以看到碧绿色的桃花,这里用桃花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同时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溪雨滩声急**:小溪上的雨水声急促,形容水流湍急,暗示了环境的险峻或是诗人内心的急迫和不安。
**岩风树势斜**:山岩上的风吹动着树木,树干倾斜,形象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动态美,同时也可能暗喻人生的坎坷与不顺。
**猕猴悬弱柳**:猕猴悬挂在柔软的柳枝上,生动地展现了动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也可能象征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㶉鶒睡横楂**:红腹的㶉鶒鸟睡在横置的楂木上,红腹的对比显眼,形象地描绘出静谧的自然景象,可能寓意诗人内心的宁静或是对某种美好、纯真生活的向往。
**谩向仙林宿**:空自前往仙境一般的林中宿息,表达了一种对理想之地的追求,但可能也暗含着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和无奈。
**无人识阮家**:无人认识阮家,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或是对自身身份或地位不被理解和认同的感慨。
综上所述,杜牧的《贻迁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孤独、追求、向往等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位迁客在旅途中的内心世界。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乐观。
《贻迁客》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这首《贻迁客》是一首描写旅途中所见之景的诗,借以寄托对迁客的感慨,充满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色彩。从诗歌的每一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情描绘。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孤舟路渐赊,时见碧桃花**:开篇即描绘了一幅孤独的旅人行舟于水面的景象,随着旅程的推进,路途渐远,增加了孤独感。同时,不时可以看到碧桃花的出现,给单调的旅程增添了一抹生机和色彩,暗示着即使在孤独中,也总有美好的事物存在。
2. **溪雨滩声急,岩风树势斜**:这两句通过溪水、滩声、岩风和树势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动态的、充满自然韵律的场景。急流的溪水与奔腾的滩声、山岩间呼啸的风、斜斜摇曳的树木,共同构成了旅途中紧张而又充满活力的环境,既有动感之美,也透露出旅途的不易。
3. **猕猴悬弱柳,㶉鶒睡横楂**:这两句转而聚焦于旅途中的小生灵。猕猴悬挂于柔弱的柳树上,展现了一种自在与野趣;㶉鶒则悠闲地横卧于楂木之上,沉睡不醒,呈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命的温柔关怀。
4. **谩向仙林宿,无人识阮家**:最后一句,诗人以委婉的语气表达了对迁客的感慨。在仙林中宿夜,无人识得阮籍这样的迁客,既有对迁客命运的同情,也隐含着诗人自身情感的流露。"谩"字表达了徒然之意,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力,也寄托了诗人对迁客的深切同情和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悠远而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