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cháng xīng lǐ xià rì jì nán lín bì shǔ

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

作者:杜牧 
cháo qù cháo lái zhōu zhǔ chūn     shān huā rú xiù cǎo rú yīn
潮去潮来洲渚春   山花如绣草如茵
yán líng tái xià tóng jiāng shuǐ     jiě diào lú yú néng jǐ rén
严陵台下桐江水   解钓鲈鱼能几人

《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这首诗《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描绘了一幅夏日江南山水间的静谧避暑景象,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第一句:“潮去潮来洲渚春”
- **潮去潮来**:潮水在不断地来去,展现出时间的流逝。
- **洲渚春**:洲渚,即水中的小岛或水边的小陆地,春天时这些地方充满生机,绿意盎然。整个句子描绘出一幅自然环境充满活力、四季更替的景象。

### 第二句:“山花如绣草如茵”
- **山花**:山上盛开的花朵,如丝线般细腻、色彩斑斓。
- **草如茵**:草地如地毯般柔软,绿意盎然。整句通过“绣”和“茵”这两个形容词,强调了景色的精致和繁茂。

### 第三句:“严陵台下桐江水”
- **严陵台**:位于浙江省桐庐县,相传东汉严子陵曾在此垂钓。
- **桐江水**:即桐庐江水,沿江两岸风景秀丽,有“小三峡”之称。这句描绘了诗人所在之地的自然环境,突出了桐江水的特色和历史底蕴。

### 第四句:“解钓鲈鱼能几人”
- **解钓鲈鱼**:能理解并享受在桐江垂钓鲈鱼的悠然自得。鲈鱼是江河中的美味佳肴,与垂钓有着密切的关联。
- **能几人**:这样的生活情趣与自然之美的体验,能够欣赏并享受的人并不多。这句话暗含了对隐逸生活、自然美景和纯真情感的向往和感慨。

### 总体意思: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夏日江南山水间的避暑场景,展现了自然之美和生活之趣。诗人以“潮去潮来洲渚春”和“山花如绣草如茵”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通过“严陵台下桐江水”的历史背景增添了诗的深度。最后,以“解钓鲈鱼能几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能够真正体会这种生活情趣之人的珍视。整首诗在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中,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怀念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南邻避暑的悠闲景象,同时融入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深沉感慨。以下是这首诗的赏析:

### 题目解读
诗题“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简洁明了,点明了时间和地点。长兴里作为一个地名,暗示了诗歌背景的广阔和时间的延续。夏日与避暑的主题,预示了诗中将描绘出的季节特征和人物活动。寄予南邻,则表明了诗人为人情的温馨和对远方友人的怀念。

### 意象描绘
诗中使用了多个意象,如潮水、洲渚、山花、草茵、严陵台、桐江水、鲈鱼等,构建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结合、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画面。

- **潮去潮来洲渚春**:通过“潮去潮来”描绘出时间的流逝,与“洲渚春”中的“春”字形成鲜明对比,春景虽美,却伴随着时间的无情流逝。
- **山花如绣草如茵**:用“绣”和“茵”这两个词,形象地描绘出山花的繁茂和草地的柔软,赋予了自然景物以艺术美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 **严陵台下桐江水**:严陵台是历史上的名胜,通过这一地点的提及,诗人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象,还暗含了对历史的追忆。桐江水作为背景,既增添了画面的深度,也暗示了某种哲理思考。
- **解钓鲈鱼能几人**:在严陵台下钓鱼,不仅是对过往历史人物严光(字子陵,又名严子陵)的怀念,也是对能在此享受闲适生活、静心垂钓之人的颂扬。这句话暗含着对现代社会中能享受简单生活乐趣之人的赞叹或渴望。

### 感情与主题
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避暑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解钓鲈鱼能几人”这样的疑问,引发了对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状态的反思。

总之,《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不仅是一首描绘夏日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意、引人思考的作品,展现了杜牧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邃的思考。

杜牧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