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èng bié
赠别
xī běi lóu kāi sì wàng tōng cán xiá chéng qǐ yuè xuán gōng |
西北楼开四望通 残霞成绮月悬弓 |
jiāng cūn yè zhǎng fú tiān shuǐ zé guó qiū shēng dòng dì fēng |
江村夜涨浮天水 泽国秋生动地风 |
gāo xià lǜ miáo qiān qǐng jǐn xīn chén hóng sù wàn xiāng kōng |
高下绿苗千顷尽 新陈红粟万箱空 |
cái wēi fēn báo yōu hé yì què yù huí xīn xué sāi wēng |
才微分薄忧何益 却欲回心学塞翁 |
《赠别》古诗词释义:
### 诗词逐段解释:
#### 首句:“西北楼开四望通, 残霞成绮月悬弓,”
- **西北楼**:指诗人所在的建筑物或地点,在西北方。
- **四望通**:四周视野开阔,没有遮挡,可以远眺四方。
- **残霞成绮**:傍晚时分的余晖如同织成的彩带,美丽无比。
- **月悬弓**:这里用“月悬弓”来描述月牙形状的月亮,寓意月的形态像拉满的弓。
#### 第二句:“江村夜涨浮天水, 泽国秋生动地风,”
- **江村夜涨浮天水**:夜晚时分,江边的村落上空似乎浮着一片广阔无垠的水面,这里用“浮天水”来描绘水的广阔。
- **泽国秋生动地风**:在秋日的泽国(水乡)中,风吹动着,充满了生机,这里的“动地风”形容风的强烈和遍及大地。
#### 第三句:“高下绿苗千顷尽, 新陈红粟万箱空,”
- **高下绿苗千顷尽**:从高到低,广阔的田野上绿油油的稻苗覆盖了一千顷的大地。
- **新陈红粟万箱空**:这里指的“新陈红粟”指刚收获和即将收获的红色(成熟)谷物,装满了成千上万的箱子。但说“万箱空”可能是作者的夸张或象征手法,强调了收获后的空旷或谷物的丰饶。
#### 最后一句:“才微分薄忧何益, 却欲回心学塞翁,”
- **才微分薄**:才能和地位微薄,指的是自己能力有限,职位不高。
- **忧何益**:忧愁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帮助。
- **却欲回心学塞翁**:想回心转意,学习塞翁的哲学。塞翁是古代一个以豁达处世态度而著称的人物,此处意为在面对困境或不如意时,应保持乐观和宽广的心态,不被忧愁所困扰。
整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哲思,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诗人也反思了自己的能力和命运,鼓励自己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起伏。
《赠别》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这首《赠别》诗,标题为“赠别”,但从内容来看,更像是一首描写景物、抒发感慨的抒情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西北楼开四望通,残霞成绮月悬弓。**
这两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色。西北楼的开窗四望,引出辽阔的视野。夕阳的余晖与天边的云彩交织成绮丽的画卷,仿佛天边悬挂着一轮满月。这里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美丽的氛围,预示着夜晚的即将来临。
2. **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
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江村与泽国(泛指湖泊、沼泽之地)的景象。夜色中,江水上涨,仿佛与天边相接,形成一片汪洋。秋季的风吹过,给这片土地带来了生机。通过“夜涨”和“秋动”描绘出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3. **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箱空。**
这两句转而描绘农业丰收的景象。绿色的麦苗覆盖了广阔的田野,充满了希望和生命力。然而,此时的景象是丰收后的,粮仓里装满了红色的谷物(可能是高粱或稻米),暗示着农民的辛勤劳动带来了丰饶的收获。这也反映了农业文明中收获与劳动的关系。
4. **才微分薄忧何益,却欲回心学塞翁。**
这两句是诗人的感慨。首句“才微分薄”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和地位的谦逊看法,认为自己的微小成就和地位不足以带来实际的利益或改变什么。然而,他希望学习塞翁的故事中所体现的哲学——在遭遇不幸时保持乐观,转危为安。塞翁的故事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看待问题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农业丰收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杜牧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通过诗人的感慨,表达了对个人命运和人生价值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