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jīn gǔ huái gǔ

金谷怀古

作者:杜牧 
gù guó guī rén jiǔ yī bēi     zàn tíng lán zhào gòng péi huí
故国归人酒一杯   暂停兰棹共裴回
cūn lián sān xiá mù yún qǐ     cháo sòng jiǔ jiāng hán yǔ lái
村连三峡暮云起   潮送九江寒雨来
yǐ zuò xiāng rú tóu fù jì     hái píng yīn hào jì shū huí
已作相如投赋计   还凭殷浩寄书回
dào shí ruò jiàn dōng lí jú     wèi wèn jīng shuāng jǐ dù kāi
到时若见东篱菊   为问经霜几度开

《金谷怀古》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名为《金谷怀古》,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以怀古为主题,展现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过往人物的怀念。以下是逐段解释诗文的意义:

1. **故国归人酒一杯, 暂停兰棹共裴回**
这句诗用“故国”与“归人”点明主题,描述一位远离故土的游子,回到了曾经的故乡,饮酒以寄托思乡之情。兰棹指轻舟,裴回则指悠然自得、徘徊不定的状态。整句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回归与彷徨并存,既有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也有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迷茫。

2. **村连三峡暮云起, 潮送九江寒雨来**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见的自然景象:村庄连接着三峡的山峦,天色已晚,云雾升腾。九江的潮水带来了寒冷的雨。通过这样的景物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借此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环境的变迁,激发了对过往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感慨。

3. **已作相如投赋计, 还凭殷浩寄书回**
这里引用了两个历史典故。司马相如曾借赋文表达对妻子卓文君的思念之情,而殷浩则因家书而引发了对故国的深切思念。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如同古人一般,希望通过文字来寄托情感,或是寻求他人的理解与慰藉。同时,这两句也暗含了对现实的不满与对自由的渴望。

4. **到时若见东篱菊, 为问经霜几度开**
最后一句诗中,东篱菊象征了诗人追求的隐逸生活或高洁品质。在秋天经受霜寒的环境中,菊花依然绽放,象征了坚韧不屈的精神。诗人想象着回到故乡时,若见到那熟悉的菊花,他会询问它经历了多少次霜寒的考验。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写,也是对人生经历的一种象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岁月沧桑的感慨以及对坚韧精神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深沉感慨。

《金谷怀古》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金谷怀古》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对古代金谷园的怀古来抒发作者的情感与思考。全诗以“故国归人酒一杯”开篇,意在表达在回忆往昔、回到故土时的复杂情感,伴随着一杯酒,既是对过往岁月的缅怀,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兰棹,即精致的船桨,此处象征着归家的路径,而“暂停”一词则暗示了诗人在怀古之际内心的停留与沉思。

“村连三峡暮云起,潮送九江寒雨来”两句,运用了壮阔的自然景象来营造氛围,三峡云起,九江寒雨,不仅增加了诗的意境美,也暗示着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永恒之间的对比,使得人的情感显得更为深远。

“已作相如投赋计,还凭殷浩寄书回”引用了司马相如和殷浩两位历史人物的典故。相如投赋,指司马相如辞官隐居,以赋诗自娱;殷浩寄书,则是东晋名臣殷浩寄书言志。这两句话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情感世界的追思与共鸣,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可能面临的隐居或是表达情感的困扰。

“到时若见东篱菊,为问经霜几度开”收尾处以菊花为载体,寄寓了对时间流逝、生命与自然循环的思考。菊花在古典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此处作者似乎在设想,如果自己回到故地,是否还能见到那些经霜后依然盛开的菊花,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金谷园这一历史遗迹的怀古,融合了自然景色、历史人物典故以及对生命、时间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既怀旧又前瞻的情感状态,体现了杜牧在文学创作中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杜牧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