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lú xiān bèi
寄卢先辈
qī liáng yí jì luò chuān dōng fú shì róng kū wàn gǔ tóng |
凄凉遗迹洛川东 浮世荣枯万古同 |
táo lǐ xiāng xiāo jīn gǔ zài qǐ luó hún duàn yù lóu kōng |
桃李香消金谷在 绮罗魂断玉楼空 |
wǎng nián rén shì shāng xīn wài jīn rì fēng guāng shǔ mèng zhōng |
往年人事伤心外 今日风光属梦中 |
tú xiǎng yè quán liú kè hèn yè quán liú hèn hèn wú qióng |
徒想夜泉流客恨 夜泉流恨恨无穷 |
《寄卢先辈》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寄卢先辈》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感慨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逐段的解释:
1. **凄凉遗迹洛川东,浮世荣枯万古同** - 这一句描述了诗人所见之景,洛川东边的遗迹显得凄凉,表明诗人正身处一个已经失去往日繁荣的古迹之中。这不仅是对特定地点的描写,也是对一切事物终将衰落的普遍真理的感慨,暗示了自然和人类社会都逃不过岁月的侵蚀。
2. **桃李香消金谷在,绮罗魂断玉楼空** - 这两句用了借代手法,金谷和玉楼分别指代过往的繁华之地。金谷的桃李香气虽然已经消散,但金谷遗址依然存在;玉楼中的绮罗之华(华丽的衣物)虽已消逝,玉楼却已成空。通过对比“存在”与“消逝”,诗人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哀叹。
3. **往年人事伤心外,今日风光属梦中** - 这一句是全诗情感的转折点。诗人将自己对往昔人事的怀念和伤感放置在“伤心”的概念之外,暗示了现实与过去的距离。而“今日风光属梦中”则表明诗人现在的体验更像一场梦境,他感受到的繁华与美好都只能在记忆或梦境中寻觅。
4. **徒想夜泉流客恨,夜泉流恨恨无穷** - 这是全诗的主旨句。诗人表达的是一种徒劳的思念,对流逝的时光和不可挽回的遗憾深感无奈。夜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它静静地流淌,却将无数客人的遗憾带走,这些遗憾似乎无穷无尽。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无情、无法重来的深刻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古迹的荒凉与往昔的繁华,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对永恒真理的深思。
《寄卢先辈》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寄卢先辈》这首诗,虽不常被广泛引用,但其内蕴深厚,情感浓郁,富有哲理性和抒情性,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首联:“凄凉遗迹洛川东, 浮世荣枯万古同”
这两句诗开篇即营造了一种深沉而略带悲凉的氛围。"凄凉遗迹洛川东",将读者的思绪带到了历史的深远处,洛川作为古代的名胜之地,如今已成遗迹,承载着往昔的荣光与繁华,如今只剩凄凉。"浮世荣枯万古同"则是对时间与世事无常的感慨,无论古今,无论个体还是整个社会,都免不了经历荣华与凋零的轮回,时间与历史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世事的沧桑。
### 颔联:“桃李香消金谷在, 绮罗魂断玉楼空”
此联承上启下,通过两种鲜明的意象对比,深化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桃李香消"与"金谷"并提,金谷是指金谷园,是古代富豪王恺的园林,曾是繁华的象征。而"桃李香消"则暗示了往日的荣华已逝,好景不再。"绮罗魂断玉楼空"同样运用了象征手法,"绮罗"是华丽的衣服,"玉楼"则是华美的住所,整个句意传达了昔日的奢华与繁华,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建筑和无人的楼阁,表达了物是人非、繁华易逝的悲凉之情。
### 颈联:“往年人事伤心外, 今日风光属梦中”
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往年人事伤心外",诗人通过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同时也包含了一种对往事无法挽回的哀伤。"今日风光属梦中"则暗示了诗人对当前现实的感慨,似乎只有在梦境中才能找到曾经的那份宁静与美好。这种对比,既体现了对过去回忆的珍视,也透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 尾联:“徒想夜泉流客恨, 夜泉流恨恨无穷”
最后,诗人以“夜泉”为喻,进一步表达了对历史、对往事的深深怀想和对命运无法把握的感慨。“夜泉流恨恨无穷”,夜泉象征着无法停歇的历史洪流,而“恨”则代表了无法挽回的遗憾和痛苦。这里,诗人通过形象的描绘,将个人的悲哀与历史的无情联系起来,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宏大。
综上所述,杜牧的《寄卢先辈》以深沉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对历史、世事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过往的深切怀念。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记忆的反思,也是对人类共通情感的共鸣,具有广泛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