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xíng jīng lú shān dōng lín sì

行经庐山东林寺

作者:杜牧 
yù guǎn jīn zūn yè bù xiū     rú bēi zhòu duǎn xī nián liú
玉管金樽夜不休   如悲昼短惜年流
gē shēng niǎo niǎo chè qīng yè     yuè sè juān juān dāng cuì lóu
歌声袅袅彻清夜   月色娟娟当翠楼
zhěn shàng àn jīng chuí diào mèng     dēng qián piān qǐ bié jiā chóu
枕上暗惊垂钓梦   灯前偏起别家愁
sī liáng jīn rì yīng xióng shì     shēn dào zān jū yǐ bái tóu
思量今日英雄事   身到簪裾已白头

《行经庐山东林寺》古诗词释义:

《行经庐山东林寺》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经过庐山东林寺时的心境和所见所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玉管金樽夜不休, 如悲昼短惜年流**
这句诗描绘了夜晚诗人与友人饮酒宴乐的情景,使用了“玉管”和“金樽”这样的词语,象征着高雅的宴会和珍贵的酒器,暗示了诗人生活的奢华与享受。同时,“如悲昼短惜年流”一句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仿佛在美丽的夜晚也感到时间短暂,对生命和时间的宝贵有深切的感悟。

2. **歌声袅袅彻清夜, 月色娟娟当翠楼**
这两句诗描绘了宴会中的音乐与月色的美丽景象。歌声轻柔地回荡在宁静的夜晚,与皎洁的月色相互映衬,翠楼(可能指的是宴会所在的楼台)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翠绿,整个场景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了宴会的浪漫与高雅。

3. **枕上暗惊垂钓梦, 灯前偏起别家愁**
“枕上暗惊垂钓梦”暗示了诗人可能在沉思或回忆,或许是在梦中享受着垂钓的乐趣,但这一梦又被某种东西惊醒,可能是对现实的忧愁或思念。而“灯前偏起别家愁”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尤其是在灯下,这种思乡之情显得更为强烈。

4. **思量今日英雄事, 身到簪裾已白头**
这句诗抒发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自己人生的思考。可能是在思考当下所谓的“英雄事迹”与个人的境遇,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求。而“身到簪裾已白头”可能是指自己在官场或社会地位的提升,但同时也暗示着岁月不待人,即便在地位和成就上有所获得,但人生的岁月已逐渐流逝,言外之意可能包括了对人生短暂的无奈与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宴会、月色、思乡和人生哲理,展现了杜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行经庐山东林寺》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行经庐山东林寺》是一首富有深情和哲理的诗。这首诗借行经庐山东林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过往人生的回顾以及对未来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句“玉管金樽夜不休”**:开篇以“玉管金樽”描绘了宴会的奢华场面,用“夜不休”强调了欢饮的持续时间,暗示着对美好时光的享受与留恋。

2. **“如悲昼短惜年流”**:将夜的悠长与白天的短暂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和对年轻时光的珍惜。这里的“年流”可以理解为时间的流逝。

3. **“歌声袅袅彻清夜,月色娟娟当翠楼”**:描绘了宴会中歌声与月色的美好景象。歌声与月色相映成趣,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同时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

4. **“枕上暗惊垂钓梦,灯前偏起别家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情景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垂钓梦可能代表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而别家愁则暗示了对离开家乡或亲人的不舍与忧愁。

5. **“思量今日英雄事,身到簪裾已白头”**: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反思,对过去壮志未酬的英雄梦想的回顾,以及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感慨。这里的“簪裾”指代的是贵族的服饰,象征着社会地位和成就,与诗人如今已白头的现实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生易老的深切感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与未来的复杂情感。杜牧以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构思,将个人情感与对时间的感悟紧密结合,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杜牧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