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作者:李商隐 
hàn yuàn cán huā bié     wú jiāng shèng xià lái
汉苑残花别   吴江盛夏来
wéi kàn wàn shù gǔ     bú jiàn yī zhī kāi
惟看万树谷   不见一枝开
shuǐ sè ráo xiāng pǔ     tān shēng qiè jiàn xī
水色饶湘浦   滩声怯建溪
lèi liú huí yuè shàng     kě dé gèng yuán tí
泪流回月上   可得更猿啼

《句》古诗词释义:

《句》这首诗由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属于绝句体裁,语言简洁,意味深长。下面是逐段解释:

1. **汉苑残花别**:汉苑,此处借指古代皇家园林,形容一个曾经繁华的园林如今只剩下残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或爱情的终结。残花离别,寓指情感的失落或告终。

2. **吴江盛夏来**:吴江,泛指江南水乡,这里的“盛夏来”描写的是江南地区炎热、充满生命力的夏季景象。这一句通过强烈的季节对比,隐含着繁华过后的冷清与孤独。

3. **惟看万树谷,不见一枝开**:这一句继续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忧郁的情感。看着万树间的稻谷,却无法见到一枝花开,意味着即便在丰收的季节,也找不到春天的生机,暗含对美好事物缺席的哀叹。

4. **水色饶湘浦,滩声怯建溪**:湘浦与建溪均为地名,这里是用以描绘水边风光。湘浦的水面碧绿、静谧,而建溪的溪滩声音却令人心生畏惧。这对比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描述,也隐含着内心情感的对比,一种宁静与不安的交织。

5. **泪流回月上,可得更猿啼**: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夜晚,泪珠在月光下闪动,月光下的泪水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悲伤。而“可得更猿啼”则表达了对声音的期待,仿佛希望用猿啼的声音来释放内心的痛苦,但实际上这更是一种无力感的体现。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言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从对美好事物的回忆与失落,到对未来的无力感与内心的孤独,构成了一幅深沉而细腻的情感画卷。

《句》古诗词赏析:

李商隐的《句》诗,通过描绘一系列景象,营造了一种既静谧又略带悲凉的氛围,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也反映了他的情感世界。

1. **汉苑残花别,吴江盛夏来**:这两句以时空的对比,描绘了两个地点的不同景象。"汉苑"可能象征历史的久远与繁华的消逝,"残花"意味着美好事物的凋零;而"吴江"则引入了生机勃勃的盛夏景象。通过这种对比,李商隐巧妙地传达了一种时间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2. **惟看万树谷,不见一枝开**: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季节转换中的对比。"万树谷"预示着丰收的景象,但"不见一枝开"暗示了春意未尽的遗憾,或是期待与现实的落差,可能也暗含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某种期盼与失落。

3. **水色饶湘浦,滩声怯建溪**:这里通过水的色彩和水声的变化,描绘了两个地方的自然特色。"湘浦"和"建溪"都以水为主题,前者可能指的是湘江,后者可能指的是建溪(福建境内的一条河流),通过对比两地的水色和水声,诗人可能在表达对不同地域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同时也可能寄托了某种情绪或思考。

4. **泪流回月上,可得更猿啼**: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状态。"泪流回月上"描绘了一幅夜晚月光下流泪的画面,充满了孤独和悲伤的氛围;"可得更猿啼"则以猿啼之声作为回应,象征着自然界的哀鸣,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哀伤之情。

整体而言,李商隐的《句》诗以精炼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哲理与情感的多重层面,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的独特魅力。

李商隐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