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ǔ fēng yǐn zhě
五峰隐者
hé shàng guān mén rì rì kāi gǔ jīn míng lì xuán kān āi |
河上关门日日开 古今名利旋堪哀 |
zhōng jūn zhuàng jié mái huáng tǔ yáng zhèn fēng bēi yì lǜ tái |
终军壮节埋黄土 杨震丰碑翳绿苔 |
cùn lù yīng zhī zhān yǒu fēn yī guān cháng jù chù fēi cái |
寸禄应知沾有分 一官常惧处非才 |
yóu jīng wǎng suì tóng páo zhě shàng zhú jiāng dōng jì lì lái |
犹惊往岁同袍者 尚逐江东计吏来 |
《五峰隐者》古诗词释义:
《五峰隐者》是唐代诗人薛逢所作的一首诗,全诗从多个角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生、官场与隐逸生活的深沉思考。以下是对每句诗的逐段解释:
1. **河上关门日日开, 古今名利旋堪哀**。
- 这句诗意味着在河岸上的城门每天都开启,反映了人们追求名利的状态。作者通过“日日开”和“古今”这样的词语,强调了这种追求名利的活动在历史的长河中持续不断,因此“堪哀”,即让人感到悲哀。这种悲哀或许是指对于无休止追逐名利的现实的反思和遗憾。
2. **终军壮节埋黄土, 杨震丰碑翳绿苔**。
- “终军”指的是终军,古代一位以年轻有为而著称的官员,他的壮志未酬便离世,他的事迹被埋没在了黄土之下。这里的“埋黄土”形象地描绘了英雄事迹随时间而逐渐被遗忘。而“杨震”则是另一位著名的官员,他坚守清廉,死后留下“丰碑”(即其名声或功绩),但诗中的“翳绿苔”(被绿苔覆盖)暗示了他的名声或功绩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或被埋没。
3. **寸禄应知沾有分, 一官常惧处非才**。
- “寸禄”是指微薄的官俸,这里强调了即使官职很小,也是通过某种途径得到的。这一句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存状态的思考,即即便是微小的官职,也应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胜任。后一句的“一官常惧处非才”则表达了对于自己可能担任不胜任的官职的恐惧,体现了对自身能力和官职匹配性的深刻忧虑。
4. **犹惊往岁同袍者, 尚逐江东计吏来**。
- “犹惊往岁同袍者”表达了一种对过往岁月中一同为官的同事的惊讶,可能是由于这些同事的行为、命运或选择令人感到意外或不理解。后一句的“尚逐江东计吏来”则可能指的是这些昔日的同事或是同类仍然追求官场名利,不顾过去的经历或教训,依然继续为官。这里或许蕴含了对世事无常、人情淡薄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对官场现象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名利、官场、人生道路以及隐逸生活的复杂情感和深入思考。
《五峰隐者》古诗词赏析:
薛逢的这首《五峰隐者》是一首古风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当代官场现象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与功名的深刻思考。以下是逐句的赏析:
1. **河上关门日日开, 古今名利旋堪哀** - 这两句开篇即以河上的门为象征,暗指通往功名利禄的道路。"日日开"表示机会随时可得,但"古今名利旋堪哀"则表达了对这种追求的讽刺和悲哀,暗示了名利追求背后的虚无和痛苦。
2. **终军壮节埋黄土, 杨震丰碑翳绿苔** - 终军是历史上一位勇于献身国家、忠诚勇敢的青年官员,而杨震则是有名的清廉官员,其墓碑被绿苔覆盖,象征着随着时间的流逝,英雄事迹逐渐被遗忘,而清廉的形象也失去了光芒。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和对个人名节的重视。
3. **寸禄应知沾有分, 一官常惧处非才** - 这两句直面官场,点明了即使拥有微薄的俸禄,也应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胜任此职。"一官常惧处非才"表达了作者对自身能力和官职匹配的审慎态度,以及对官场可能存在的不匹配、不胜任现象的担忧。
4. **犹惊往岁同袍者, 尚逐江东计吏来** - 这句诗表达了对过去的同僚的担忧,即使在当年志同道合、共同追求理想的同僚们,如今仍在为官场的名利而奔波,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忧虑,以及对真正志趣相投、不为名利所累的朋友的怀念和敬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以及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入思考,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官场现象、以及个人品德的深刻见解。薛逢以历史为镜,寓言于物,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同时也传递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