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ng zhōu cí
凉州词
liǎng zhòng jiāng wài piàn fān xié shù lǐ lín táng rào yī jiā |
两重江外片帆斜 数里林塘绕一家 |
mén yǎn yòu jūn yú shuǐ shí lù héng zhū xiè jiù yān xiá |
门掩右军馀水石 路横诸谢旧烟霞 |
piān zhōu jǐ chù féng xī xuě cháng dí hé rén yuàn liǔ huā |
扁舟几处逢溪雪 长笛何人怨柳花 |
ruò dào tiān tāi dòng yáng guān gé hóng dān jǐng zài yún yá |
若到天台洞阳观 葛洪丹井在云涯 |
《凉州词》古诗词释义:
《凉州词》是唐代诗人薛逢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一带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景物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凉州美丽景色的赞美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以下是逐句解释:
1. **两重江外片帆斜**:江边的远处,一只帆船斜斜地停泊在江面。这里通过“两重”与“片帆”,营造出江面广阔、船只稀疏的景象,引出对凉州水乡风光的描绘。
2. **数里林塘绕一家**:在数里之外,有树木环绕、池塘围绕的一户人家。这句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自然与生活交融的画面,突出了凉州乡村的美丽与宁静。
3. **门掩右军馀水石,路横诸谢旧烟霞**:门前的石板小路,仍留有古代将军(右军指王羲之,其书法和行迹曾与凉州相关)的痕迹,小路上烟霞缭绕,仿佛是过去的繁华依旧在眼前。这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出对凉州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赞叹。
4. **扁舟几处逢溪雪,长笛何人怨柳花**:在凉州的几处溪流旁,扁舟飘荡在雪花覆盖的水面上,远处传来一曲长笛声,似乎有人在哀怨柳花的凋零。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与乐器的音韵,营造出一种既有自然美的哀愁氛围,又带有历史的沧桑感。
5. **若到天台洞阳观,葛洪丹井在云涯**:如果能前往传说中的天台洞阳观,那里有着仙人葛洪曾炼丹的丹井,位于云雾缭绕的高处。这句表达了对仙人遗迹的向往和对凉州隐秘、神秘之美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凉州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描绘了凉州的自然景观,还融合了历史文化的韵味,展现出作者对凉州美好景色的深切喜爱和对凉州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凉州词》古诗词赏析:
薛逢的《凉州词》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诗歌,通过描绘凉州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前四句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首联“两重江外片帆斜, 数里林塘绕一家”以“两重江外”的宏大景象开篇,接着用“片帆斜”的画面点缀其中,展现出凉州地区江水环绕、绿树环绕的自然美景。随后的“门掩右军馀水石, 路横诸谢旧烟霞”则转向了人文历史,提到了古代著名人物谢安、谢灵运等人的遗迹,通过“水石”和“烟霞”等自然元素,暗示了这些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生。
2. **后四句融入个人情感与思考**:接下来,“扁舟几处逢溪雪, 长笛何人怨柳花”两联将画面转向了个人情感的表达。通过“扁舟”与“溪雪”的搭配,营造了一种孤独而幽静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可能怀有的孤独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长笛何人怨柳花”一句,则运用了以景抒情的手法,借长笛声的哀怨,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3. **尾联勾勒远大理想与精神追求**:最后,“若到天台洞阳观, 葛洪丹井在云涯”则指向了对理想之地的向往。通过提及“天台洞阳观”和“葛洪丹井”,不仅表达了对古代仙人修炼之地的憧憬,也暗含了对追求精神升华和理想生活的向往。这一联以悠远而神秘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作为寄托,展现了诗人超越现实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薛逢的《凉州词》不仅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描绘和历史遗迹的引入,展现了凉州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融入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与哲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憧憬。这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意的诗歌,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