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ǎn sāi
感塞
lǜ yǎn hú yīng tà jǐn gōu wǔ huā cōng mǎ bái diāo qiú |
绿眼胡鹰踏锦鞲 五花骢马白貂裘 |
wǎng lái sān shì wú rén shí dǎo bǎ jīn biān shàng jiǔ lóu |
往来三市无人识 倒把金鞭上酒楼 |
《感塞》古诗词释义:
薛逢的《感塞》一诗描绘了一幅带有强烈对比色彩的场景,结合了人物形象、服饰与场景的鲜明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切感慨。下面是逐段解释诗意:
1. **绿眼胡鹰踏锦鞲**:绿眼胡鹰指的是鹰眼为绿色的胡地(古代泛指边疆地区)鹰,踏在锦制的鹰套上。这里通过描述鹰的形象,暗示了边疆地区与胡族的元素,带有异域风情和某种神秘感。
2. **五花骢马白貂裘**:五花骢马形容马匹的毛色花白相间,极其壮观;白貂裘是指身穿白色貂皮大衣的人,这种奢华的服饰象征了贵族或者富有阶层的穿着。这两句通过华丽的马匹和服饰,展现了人物的高贵与财富。
3. **往来三市无人识**:三市指的是古代城市中的市场,这里泛指繁华的商业区。句子描绘了一个场景:尽管身处繁华的市场,但这位骑着五花骢马、穿着白貂裘的人却无人认识。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的冷漠,或是个人身份与地位的隐匿,可能是对社会阶层隔阂的隐喻。
4. **倒把金鞭上酒楼**:金鞭,是珍贵的马鞭,这里形容其价值之高。倒把金鞭,意味着他反常地用金鞭作为饮酒的工具,这是对奢侈、不拘常规行为的夸张描绘,可能暗含讽刺或自嘲的意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特定场景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尤其是通过奢华的外在与内在的贫乏、不被社会认知的孤独感形成对比,传达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
《感塞》古诗词赏析:
薛逢的《感塞》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身着异域服饰,骑乘骏马,手持金鞭的男子形象,构建了一幅独特的边塞景象,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描写与形象
**绿眼胡鹰踏锦鞲,五花骢马白貂裘**:这一句描绘了一个身穿白色貂裘、头戴锦鞲(一种装饰性衣饰)的骑手,他骑着一匹五花骢马。"绿眼胡鹰"隐喻了这位骑手可能有着异域风情,或者是对过去边塞经历的回忆,暗示了一种与普通世俗生活不同的、充满冒险与自由的形象。
**往来三市无人识,倒把金鞭上酒楼**:这一句则进一步展示了这位骑手的特立独行。他频繁在市场间穿梭,但并未被周围人所识,这可能是因为他的行为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或者是他的身份、背景与众不同。他最终选择"倒把金鞭上酒楼",这不仅体现了他的豪放不羁,也暗示了他对现实世界的一种逃避或寻求解脱的方式。
### 情感与主题
整个诗作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对自由与冒险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某种厌倦或逃避。"往来三市无人识"暗示了主人公在社会中的边缘地位或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倒把金鞭上酒楼"则直接表达了他对自我表达与自由追求的渴望。
### 艺术手法
- **象征与隐喻**:"绿眼胡鹰"与"金鞭"等元素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们不仅仅是具体的物品,更反映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追求。
- **对比与冲突**:诗中的主人公与周围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体现在他的穿着与行为上,更体现在他对自由与现实的冲突中。
- **情感流露**: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薛逢巧妙地表达了对主人公复杂情感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某种反思。
综上所述,《感塞》通过生动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自由、冒险与社会边缘人的独到见解,同时也引发了对个人身份、归属与现实适应性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