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péi píng shì
送裴评事
pū shè bēi xī xiǎng dào shí mǎn chuān qíng sè jiàn jīng qí |
仆射陂西想到时 满川晴色见旌旗 |
mǎ róng xián wò dí shēng yuǎn wáng càn zuì yín lóu yǐng yí |
马融闲卧笛声远 王粲醉吟楼影移 |
jǐ rì fù shī qiū shuǐ sì jīng nián cǎo zhào bái yún sī |
几日赋诗秋水寺 经年草诏白云司 |
wéi jūn cǐ qù rén duō xiàn què shì ēn shēn zì bù zhī |
唯君此去人多羡 却是恩深自不知 |
《送裴评事》古诗词释义:
### 逐段解释诗词意思
#### 作者:薛逢
#### 标题:送裴评事
**仆射陂西想到时,满川晴色见旌旗,**
这句话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自然景色。"仆射陂西"可能是送别地点的景致,"满川晴色见旌旗"则描述了晴天里水面上映着的军旗景象。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壮丽而宁静的感觉,旗杆在阳光下反射出光芒,点缀在平静的水面之上,为离别增添了几分庄重与威严。
**马融闲卧笛声远,王粲醉吟楼影移,**
这里运用了典故,"马融"与"王粲"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马融闲卧笛声远"可能指的是马融在休息时吹笛,声音悠远;而"王粲醉吟楼影移"则可能是描述王粲在酒醉时吟诗,楼的影子随着他的诗意变化。这里通过典故的运用,增加了诗的文学内涵,同时也借用了马融与王粲的意象,表达了对裴评事才华与风度的赞美。
**几日赋诗秋水寺,经年草诏白云司,**
这两句继续引用典故。"赋诗秋水寺"和"草诏白云司"均是寓言式的表达。"秋水寺"可能象征着清凉宁静的环境,这里暗示裴评事在某个静谧的寺庙中进行文学创作;"白云司"则可能是比喻朝廷的官署,通过"草诏"表示裴评事在这里负责撰写诏书,显示出他的工作性质与成就。这两句描绘了裴评事在创作与公务中都能展现出才华的场景。
**唯君此去人多羡,却是恩深自不知。**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裴评事即将离别的感慨与赞美。"唯君此去人多羡"意思是说,裴评事即将前往的地方或职位让许多人羡慕不已;而"却是恩深自不知"则是在赞美裴评事的深恩厚德,指出了他的成就与恩泽对他本人来说或许未曾察觉,只有外界的人能感受到。这表达了诗人对裴评事个人品质与能力的高度评价和对裴评事即将离别时复杂情感的深切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送别场景和运用典故,展现了对裴评事才华、风度和品德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裴评事离别时复杂情感的理解和不舍。
《送裴评事》古诗词赏析:
薛逢的这首《送裴评事》是一首送别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对友人裴评事即将前往新职位的深情祝福和对其能力与成就的肯定。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起首描绘
首句“仆射陂西想到时, 满川晴色见旌旗”以广阔的自然景观作为背景,渲染出送别的场景。仆射陂,作为地点的指代,带有历史和官场的意味,而“满川晴色见旌旗”则预示了裴评事将赴任之地可能的辉煌与荣耀,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暗示了裴评事将有不凡的仕途。
### 中间两联
中间两联“马融闲卧笛声远, 王粲醉吟楼影移”采用了对仗的形式,分别以马融和王粲的历史人物为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裴评事在仕途上的闲适和成就。马融,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此处以“闲卧”和“笛声远”形容裴评事在仕途上的悠闲和才华;王粲,三国时期文人,以“醉吟”和“楼影移”展现了裴评事在文学创作上的热情与灵感,同时也预示着他在新职位上的辉煌。
### 后两联
后两联“几日赋诗秋水寺, 经年草诏白云司”继续通过具体场景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裴评事未来工作的期待与祝福。秋水寺和白云司,分别象征着不同类型的官署,预示着裴评事未来可能面临的各种工作场景。这两句既是对裴评事才华的肯定,也是对他未来工作成就的展望。
### 尾联
“唯君此去人多羡, 却是恩深自不知”收尾处,点明了对裴评事的羡慕与祝福。这里的“恩深”不仅指裴评事获得的职位或恩遇,更深层地指的是薛逢对裴评事才能的深刻认识与由衷的欣赏。最后一句暗示,尽管裴评事的恩遇与成就显而易见,但裴评事可能尚未完全意识到这些,表现出薛逢对朋友的深刻理解和由衷祝福。
### 总结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既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又展现了对裴评事才华与未来的美好祝愿。薛逢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友人能力的高度认可,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工作的美好期望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