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xiāo fǔ xiàng gōng guī shān ( yī zuò zhào gǔ shī )
送萧俯相公归山(一作赵嘏诗)
qiān lǐ dōng guī kè wú xīn yì jiù yóu |
千里东归客 无心忆旧游 |
guà fān yóu □ shuǐ gāo zhěn dào qīng zhōu |
挂帆游□水 高枕到青州 |
jūn zhù gū shān xià yān shēn yè jìng zhǎng |
君住孤山下 烟深夜径长 |
yuán mén dù lǜ shuǐ yóu yuàn rào chuí yáng |
辕门渡绿水 游苑绕垂杨 |
shù fā huā rú jǐn yīng tí liǔ ruò sī |
树发花如锦 莺啼柳若丝 |
gèng yóu huān yàn dì chóu jiàn bié lí shí |
更游欢宴地 愁见别离时 |
《送萧俯相公归山(一作赵嘏诗)》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诗人薛逢为萧俯相公归隐山林所作,诗中描绘了归隐者宁静而充满自然之美的生活情境,同时也蕴含了离别时的淡淡哀愁。以下是对这首诗各段的逐句解释:
1. **千里东归客, 无心忆旧游:** 诗人作为东归的旅人,心中没有怀恋过去游乐的心情。这里表现了主人公远离尘嚣,专心于归隐生活的淡泊态度。
2. **挂帆游□水, 高枕到青州:** “挂帆游□水”中的“□水”指的是未明确名称的水域,可能是江河或是湖泊。这一句描述了主人公乘舟游水的情景,逍遥自在。而“高枕到青州”则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归隐地的宁静和舒适,仿佛睡梦中就能到达理想之地。
3. **君住孤山下, 烟深夜径长:** “君”指的是萧俯相公,他居住在孤山之下。山间夜晚,烟雾弥漫,小径漫长,渲染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4. **辕门渡绿水, 游苑绕垂杨:** “辕门”可能指山门或城门,暗示进入归隐之地的门户。“渡绿水”和“游苑绕垂杨”则描绘了流水潺潺和游园四周垂柳依依的景象,表现出环境的清新雅致。
5. **树发花如锦, 莺啼柳若丝:** 树木开花如锦,色彩斑斓,黄莺啼鸣如丝,声调清脆。这一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和归隐生活的温馨。
6. **更游欢宴地, 愁见别离时:** 这两句诗表达了虽然回归自然和享受宁静,但也有对过去的欢聚时光的怀念和离别时刻的忧愁。作者以此来反映内心复杂的情感,既对归隐生活充满向往,又对过去的友情和欢乐有所留恋。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萧俯相公归隐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归隐者的超脱与宁静,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其既有向往又稍带遗憾的情感。
《送萧俯相公归山(一作赵嘏诗)》古诗词赏析:
薛逢的《送萧俯相公归山》(一作赵嘏诗),虽有作者署名差异,但其内容和风格应属于同一时期的诗作。这首诗通过对友人萧俯归山生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告别情绪,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几个方面的赏析:
1. **情感的层次性**:诗歌开头即点明了“千里东归客”,描绘出友人远道而归的情境,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友人归山之行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老友重逢的期待,又因离别在即而涌上心头的忧愁。这种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友情的深厚,又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2. **自然景色的描绘**:诗歌通过“挂帆游□水”、“高枕到青州”、“烟深夜径长”、“辕门渡绿水”、“游苑绕垂杨”等描绘,展现了归隐生活与自然的和谐融合。这些自然景观的描写,不仅富有画面感,也赋予了诗歌以丰富的视觉美感,同时也暗示了归隐生活的宁静与自在。
3. **生活情趣的体现**:“树发花如锦,莺啼柳若丝”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将春日的生机勃勃、花鸟相伴的美好景象呈现在读者眼前。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也映射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归隐后简单而快乐生活的期待。
4. **对友情与离别的反思**:最后一句“更游欢宴地,愁见别离时”,将情感推向高潮。既表达了对即将开始的欢聚的期待,又因意识到离别的不可避免而感到忧愁。这种对相聚与离别、欢愉与忧愁的双重情感的描绘,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内涵,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综上所述,薛逢(或赵嘏)的《送萧俯相公归山》是一首既描绘了自然美景,又表达了深刻情感的诗作。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不仅赞美了归隐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也展现了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离别时分的复杂情绪,使这首诗成为了对友情、自然、离别等主题深刻思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