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hí gāo zhěn

石膏枕

作者:薛逢 
yǎn qián xuān miǎn shì hóng máo     tiān shàng rén qíng mán zì láo
眼前轩冕是鸿毛   天上人情谩自劳
tuō què cháo yī biàn dōng qù     qīng yún bù jí bái yún gāo
脱却朝衣便东去   青云不及白云高

《石膏枕》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石膏枕》由唐代诗人薛逢所作,通过对石膏枕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我们逐段解释其意思:

### 首句:眼前轩冕是鸿毛, 天上人情谩自劳

这句诗用比喻的手法,将“轩冕”(古代官员的帽子,象征官职和地位)比作“鸿毛”,说明在作者看来,那些追求高官厚禄、追求权力地位的世俗人情,就像是轻如鸿毛一样不值一提。后面的“天上人情谩自劳”则是说,人们在天上(可能象征权力或地位的象征物)所经历的人情世故,劳碌而无谓。

### 次句:脱却朝衣便东去, 青云不及白云高

“脱却朝衣便东去”表明作者建议或暗示,人们在脱去象征官场束缚的“朝衣”之后,可以自由地走向另一片天地,象征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这里的“东去”可能具有象征意义,指向追求更加纯粹、高尚的生活方式。

“青云不及白云高”则是诗中的转折点。在这里,作者将“青云”(象征地位、权力等世俗追求)与“白云”(象征自由、高远的心灵追求)进行了对比,强调了后者(心灵的自由和高尚追求)更为重要和值得追求。换句话说,作者更看重内心的自由和精神的高洁,而非外在的权力和地位。

### 整体解读

综上所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他认为,世俗的权力和地位(“轩冕”和“青云”)不过是“鸿毛”和“劳碌”(不值一提和无谓),真正的价值在于心灵的自由与高尚追求(象征为“白云”)。通过石膏枕这一意象,诗人寓意深刻地探讨了人与社会、人与权力、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个人自由与精神追求的向往。

《石膏枕》古诗词赏析:

薛逢的这首《石膏枕》诗,通篇蕴含了深刻的哲理,通过对“石膏枕”的描绘与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人生的反思和对自由、自然的向往。

首句“眼前轩冕是鸿毛”直接表达了对官位和权力的轻视态度。轩冕,原指官服和礼帽,这里象征权力地位,诗人将其比作“鸿毛”,突显出对这些外在事物的不屑与轻视。

“天上人情谩自劳”中的“天上”多指世俗社会,“谩自劳”意味着无谓的劳心劳力,流露出对社会人情复杂、忙碌无常的感慨。诗人似乎在说,官场中的种种人情世故,其实都是徒劳无益,缺乏真正的价值。

“脱却朝衣便东去”则表达了诗人对摆脱官场束缚、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脱下朝服,便是离开了权力和责任的束缚,这“东去”可能象征着一种内心深处的回归,或是对自然、内心的追求。

“青云不及白云高”用“青云”象征官场地位和权力,用“白云”象征自然、自由与心灵的高远。这句诗意在说明,尽管在官场中可以达到很高的地位,但在诗人心中,自然界的自由和内心的宁静才是真正的“高”。诗人在对比中表达了对自由与真实的向往,对现实官场的不满与逃避。

整首诗以石膏枕为载体,寓言般地揭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态度和对内心世界追求的深层思考,展现了对自由、自然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

薛逢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