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án shì nán lóu duì yuè
田氏南楼对月
běi fēng chuī bié sī luò yuè dù guān hé |
北风吹别思 落月度关河 |
shù yǐn liú shā duǎn shān píng jìn sāi duō |
树隐流沙短 山平近塞多 |
yàn chí róng mǎ yǐn diāo zhàng shù rén guò |
雁池戎马饮 雕帐戍人过 |
mò lǜ xíng jūn kǔ huá yí dào zhèng hé |
莫虑行军苦 华夷道正和 |
《田氏南楼对月》古诗词释义:
《田氏南楼对月》是唐代诗人马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担忧,以及对当时社会局势的感慨。下面是对诗句逐段的解释:
1. **北风吹别思, 落月度关河**:
这句诗通过描述北风吹拂,月落关河,营造了一种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充满离别愁绪的氛围。北风象征着寒冷、离别,而落月和关河则是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隔阂。
2. **树隐流沙短, 山平近塞多**:
“树隐流沙短”描绘了在月光下,树木的影子与流动的沙地交相辉映的景象,暗示着辽阔而空旷的沙漠景观。而“山平近塞多”则是在描述山峦平缓,靠近边塞的地方显得更加多山。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诗人所处的地理环境和边疆的特性。
3. **雁池戎马饮, 雕帐戍人过**:
“雁池戎马饮”描绘了雁池中,边防军马饮水的场景。这里的“雁池”可能是一种特殊的军事基地或军营,而“戎马”是指边防军队中的战马。这一句通过动物(马)的活动,象征着军队的日常活动和边疆的紧张局势。
“雕帐戍人过”则描绘了军营中的帐篷(雕帐)和边防士兵(戍人)经过的场景。军帐的移动和士兵的活动,展现了边防军的生活状态和军事行动。
4. **莫虑行军苦, 华夷道正和**:
这两句是对前文描绘的艰苦边疆生活的一种反思和宽慰。前一句“莫虑行军苦”直接表达了对边防士兵生活艰辛的关怀,劝慰他们不必过于忧虑行军的艰苦。后一句“华夷道正和”则可能是在表达对民族关系和谐、边疆稳定和平的期望,暗示在这样一个和平的环境下,即使行军艰苦,也是值得的。
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对边疆安全的担忧,以及对国家统一、民族和谐的向往。
《田氏南楼对月》古诗词赏析:
马戴的《田氏南楼对月》是一首以边塞生活为题材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边关将士的艰苦生活和对和平的渴望。以下是这首诗的赏析:
1. **起句的情感渲染**:“北风吹别思, 落月度关河”,诗一开篇,北风的凛冽和别离的情绪就营造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氛围。落月的景色不仅是时间的标志,也是离别、思念和时间流逝的象征,预示着主人公即将面对的离别和内心的波动。
2. **景象的描绘**:“树隐流沙短, 山平近塞多”,这两句通过描写边疆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边关的辽阔与荒凉。流沙和短树,暗示了环境的艰苦;平坦的山脉和临近的边塞,则勾勒出边防的边界。景象的对比,既表现了环境的恶劣,也反映了边关生活的特殊性和不易。
3. **生活场景的刻画**:“雁池戎马饮, 雕帐戍人过”,这两句描绘了边关生活的日常景象。雁池中,战马饮水,寓意着边关的紧张与军事活动的频繁;“雕帐戍人过”,则是对驻守边防的将士生活的一种写照,展现了他们忙碌而充满挑战的生活状态。
4. **情感的升华**:“莫虑行军苦, 华夷道正和”,诗的最后两句,马戴表达了对边关将士的肯定和对和平的向往。在这片艰苦的土地上,尽管行军充满艰辛,但马戴相信,随着华夷道的和谐,边疆的和平终将到来。这不仅是对边关生活的感慨,也是对社会和谐、国家统一的美好愿景的表达。
综上所述,马戴的《田氏南楼对月》不仅通过描绘边疆的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展示了边关将士的艰辛与执着,还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统一的期待,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边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