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 qiū yè zuò yǒu huái
中秋夜坐有怀
lǎo huái qīng jìng huà qǐ qù shǒu xún yáng |
老怀清净化 乞去守洵阳 |
fèi jǐng rén yīng mǎn kōng lín hǔ zì cáng |
废井人应满 空林虎自藏 |
bèng quán shū shí dòu cán yǔ fā jiāo xiāng |
迸泉疏石窦 残雨发椒香 |
shān quē tōng bā xiá jiāng liú dài chǔ qiáng |
山缺通巴峡 江流带楚樯 |
yōu nóng shēng yě sī dǎo miào jié yún zhuāng |
忧农生野思 祷庙结云装 |
fù jú sōng yí yǐng tīng qín yuè duò guāng |
复局松移影 听琴月堕光 |
niǎo míng kāi jùn yìn sēng qù zhì chán chuáng |
鸟鸣开郡印 僧去置禅床 |
bà gòng jīn xiū záo líng hán sǔn gèng zhǎng |
罢贡金休凿 凌寒笋更长 |
tuì gōng pī hè chǎng gāo bù gé yuān xíng |
退公披鹤氅 高步隔鹓行 |
xiāng jiàn zhū mén nèi huī chuáng fú shǔ shuāng |
相见朱门内 麾幢拂曙霜 |
《中秋夜坐有怀》古诗词释义:
马戴的《中秋夜坐有怀》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中秋之夜独坐静思的场景,以及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回忆与感慨。以下是逐段解释:
1. **老怀清净化,乞去守洵阳**:作者内心的安宁与纯净,表达了对清廉生活的向往。他请求调任至洵阳,即古地名,表示他想要远离尘嚣,过一种简朴宁静的生活。
2. **废井人应满,空林虎自藏**: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回忆。废井意味着废弃的官府,空林则是清寂的山林。这里的“满”与“藏”暗示了过去官场的喧嚣与隐匿,与现在的宁静形成对比。
3. **迸泉疏石窦,残雨发椒香**:这描绘了自然之美的瞬间,泉流从石窦中奔涌而出,即使在秋雨过后,还能闻到花椒的香气,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4. **山缺通巴峡,江流带楚樯**:山间有缺口,通向巴峡,江水流转,带着楚樯(古代船只),这不仅是地理上的描绘,也象征了作者思绪的广阔与深远。
5. **忧农生野思,祷庙结云装**: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担忧,以及对神灵的虔诚祈祷。这反映出他深感社会责任,关心民生疾苦。
6. **复局松移影,听琴月堕光**:松树影子随着棋局的变化而移动,月光因听琴而仿佛变得柔和,这些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反思。
7. **鸟鸣开郡印,僧去置禅床**:鸟儿的鸣叫唤醒了府印,僧人离开,将禅床放置一旁。这些细节展示了作者从官场生活到寻求内心平静的转变。
8. **罢贡金休凿,凌寒笋更长**:停止了不必要的开金采石,即使在寒冷的季节,竹笋也依旧生长。这象征了作者对节俭和自然规律的尊重。
9. **退公披鹤氅,高步隔鹓行**:在政务结束后,披上鹤氅(一种长袍),在高雅的步态中隔开官场的世俗,表达了他对官场的超脱和对高洁生活的追求。
10. **相见朱门内,麾幢拂曙霜**:在朱红色的大门内,旌旗飘扬,拂去清晨的霜雪。这里可能隐喻了作者对过去辉煌官场生活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的某种清醒与妥协。
整首诗展现了作者从官场到隐居的转变,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沉思考,以及对社会与个人责任的深刻关怀。
《中秋夜坐有怀》古诗词赏析:
马戴的这首《中秋夜坐有怀》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细腻的诗作,通过中秋夜的静坐,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万物的细腻观察,同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对远方的怀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老怀清净化,乞去守洵阳”**: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在年老之际,心怀清明,远离尘嚣,希望能够守在一个清静之地(洵阳)。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疏离。
2. **颔联“废井人应满,空林虎自藏”**:通过废井和空林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荒凉而又神秘的自然景象。人满废井和虎藏空林,象征着世态的冷清和生命的隐匿,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观察和反思。
3. **颈联“迸泉疏石窦,残雨发椒香”**:此处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清新与生机。迸泉的清脆与石窦的疏离,残雨后椒花的香气,都充满了诗的韵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平和。
4. **颔联“山缺通巴峡,江流带楚樯”**:通过山川的壮丽景象和江流的壮阔,表达了对远方的怀念和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山与江的自然景观,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也隐含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生活的憧憬。
5. **尾联“高步隔鹓行,相见朱门内,麾幢拂曙霜”**:这几句表达了诗人与同伴相聚的喜悦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高步隔鹓行,意味着诗人虽有官职在身,但心向闲云,与世俗保持距离。相聚朱门内,麾幢拂曙霜,则描绘了清晨聚会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以中秋夜的静坐为引线,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的深思。诗中蕴含的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远方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都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雅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