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bāo chéng yì chí
题褒城驿池
è xiāng qǐng tí yīng hǎo chí tí yún wàn zhú yǔ qiān lí |
鄂相顷题应好池 题云万竹与千梨 |
wǒ lái yǐ biàn dāng chū dì qián guò yīng wú jì cǐ shī |
我来已变当初地 前过应无继此诗 |
gǎn tàn lín xíng shū jiù jìng wéi chóu hòu shì liè jīn shí |
敢叹临行殊旧境 惟愁后事劣今时 |
xián yín sì bì kān sāo shǒu pín jiàn qīng píng bái lù sī |
闲吟四壁堪搔首 频见青苹白鹭鸶 |
《题褒城驿池》古诗词释义:
薛能的这首《题褒城驿池》通过对褒城驿池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他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现状与未来的忧虑。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解释:
1. **鄂相顷题应好池,题云万竹与千梨**:鄂相(可能是指曾任宰相的鄂国公薛讷,与诗人薛能同姓同籍,可能是兄弟关系)曾经在此池边题诗,诗中提到了万竿翠竹与千株梨花,描绘了池畔当时的美景。
2. **我来已变当初地,前过应无继此诗**:我(薛能)来到这里,发现已不再是鄂相题诗时的模样,环境发生了改变。这句反映了时间流逝,事物不断变迁的自然规律。
3. **敢叹临行殊旧境,惟愁后事劣今时**:我不敢轻易感叹眼前的一切与过去如此不同,我只担心未来的状况会比现在更糟糕。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担忧和对未来的忧虑。
4. **闲吟四壁堪搔首,频见青苹白鹭鸶**:在空闲之时,我吟诵着诗歌,四壁映照着池水的倒影,令我思绪万千。我常看到池中的青色浮萍与白鹭鸶,它们似乎在诉说着时间与自然的永恒循环。
整首诗通过对褒城驿池美景的回忆与眼前的对比,以及对未来可能的担忧,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变化和自然环境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诗中既有对过往美好的怀念,也有对现实与未来的忧虑,体现了作者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洞察。
《题褒城驿池》古诗词赏析:
《题褒城驿池》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变迁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慨。以下是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鄂相顷题应好池, 题云万竹与千梨。”
首联点出了褒城驿池曾经的美好,鄂相(可能指某位历史人物或诗人)题写的诗中描述着池边万竿翠竹和千树梨花的盛景。这句通过过去与现在景象的对比,为整首诗铺垫了感怀的基调。
**颔联**:“我来已变当初地, 前过应无继此诗。”
颔联写出了作者来访时发现眼前的景色已经大不如前,他猜想此前经过此处的访客可能已经无法续写这样的赞美之诗了。这里的“前过”不仅指之前的访客,也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颈联**:“敢叹临行殊旧境, 惟愁后事劣今时。”
颈联表达了一种不言而喻的担忧,作者不敢在离开时感叹眼前的景象与过去大相径庭,因为更令他忧虑的是未来的事情可能比现在还要糟糕。这句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悲观看法,同时也体现了对社会、自然环境变化的深切关注。
**尾联**:“闲吟四壁堪搔首, 频见青苹白鹭鸶。”
尾联以具体的行动“搔首”表达了诗人的思绪万千、难以释怀。同时,诗人频繁看到的青色的水草和白色的鹭鸶,既是对当前环境的生动描绘,也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寄托,暗示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当下景象的无奈和哀愁形成了鲜明对比。
整体来看,《题褒城驿池》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更蕴含了对自然、历史、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薛能通过描绘褒城驿池的今昔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切眷恋,同时也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可能的恶化表达了一种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