àn méi
岸梅
lǜ yáng rú fā yǔ rú yān lì mǎ wēi qiáo dú huàn chuán |
绿杨如发雨如烟 立马危桥独唤船 |
shān kǒu duàn yún mí jiù lù dù tóu fāng cǎo yì qián nián |
山口断云迷旧路 渡头芳草忆前年 |
shēn suí yuǎn dào tú bēi gěng shī mài míng shí bù zhí qián |
身随远道徒悲梗 诗卖明时不直钱 |
guī qù chǔ tái hái yǒu jì diào chuán chūn yǔ rì gāo mián |
归去楚台还有计 钓船春雨日高眠 |
《岸梅》古诗词释义:
崔橹的《岸梅》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岸边观赏梅花时的所见所感,下面逐段解释诗的含义:
**绿杨如发雨如烟,立马危桥独唤船**
- **绿杨如发雨如烟**: 这句诗描述了绿杨在春雨的滋润下,绿意盎然,如同新生的头发般鲜嫩。雨丝轻盈,宛如烟雾,增添了一种朦胧的美感。
- **立马危桥独唤船**: 描述诗人骑马停在一座摇摇欲坠的桥梁上,孤独地呼唤着船只。这情境中充满了孤独与期待,仿佛在等待着某种机会或命运的安排。
**山口断云迷旧路,渡头芳草忆前年**
- **山口断云迷旧路**: 山谷口的云层断断续续,使得过去的道路变得模糊不清,暗喻人生的道路充满了不确定性与迷雾。
- **渡头芳草忆前年**: 在渡口,青草繁茂,诗人想起了前年的情景。这不仅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可能包含了对过往经历的回忆,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变化。
**身随远道徒悲梗,诗卖明时不直钱**
- **身随远道徒悲梗**: 诗人在远方的道路上行进,尽管努力,但似乎徒劳无功,如同随波逐流的枯木(梗),暗示着个人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 **诗卖明时不直钱**: 意味着诗人试图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但在明亮的时代,他的作品却无人问津,价值不被承认。这反映了社会对诗人及其作品的不重视。
**归去楚台还有计,钓船春雨日高眠**
- **归去楚台还有计**: 诗人似乎在考虑返回楚地(这里可能指某种特定的象征意义,不一定是地理上的楚),并暗示他或许已经有了某种计划或对策。
- **钓船春雨日高眠**: 末句描绘了诗人幻想中的生活场景:在春雨中,独自坐在钓船上,享受高枕无忧的宁静生活。这既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逃避。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个人情感、处境和梦想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思考。
《岸梅》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岸梅》由唐代诗人崔橹创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思考的画面。诗中的意象与情感紧密相连,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蕴含了诗人个人的感受与哲思。让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首诗:
1. **首句“绿杨如发雨如烟”**,通过“绿杨如发”与“雨如烟”两个比喻,生动地描绘出春天雨天里绿杨轻柔的垂柳与轻盈的雨雾交织的场景,给人以清新、细腻的视觉感受,也预示着春意的浓厚。
2. **“立马危桥独唤船”**,诗人站在危桥上,独自召唤船只,这一动作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期待,期待着某种事物或某个时刻的到来。这个场景也暗示着诗人的某种期待或梦想,需要通过行动来实现。
3. **“山口断云迷旧路”**,山路上云雾缭绕,诗人迷失在旧路上,暗示着回忆与现实的交织,既是对过去道路的怀念,也是对人生方向的迷茫与探索。这种情境让人思考人生路径的选择与不确定性。
4. **“渡头芳草忆前年”**,在渡口处,诗人回想起前年的景象,芳草萋萋,勾起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这里的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5. **“身随远道徒悲梗”**,诗人感叹自己的身体随命运远行,却如同随水漂流的木梗,表达了对命运无常、人生漂泊的无奈与悲哀。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感。
6. **“诗卖明时不直钱”**,这里的“诗卖明时不直钱”可能指诗人以诗文谋生,但尽管才华横溢,在明亮的时代却不被认可,价值无法体现。这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感慨,也是对社会、时代的反思,暗含对社会公平与个人价值实现的质疑。
7. **“归去楚台还有计”**,诗人表达了对返回某个地方(楚台,可能指故乡或某个理想之地)的渴望与期待,暗示着他对归宿的寻找和对重新开始的思考。同时,这里的“计”可能代表了一种策略或计划,说明他并不完全放弃对未来的规划与努力。
8. **“钓船春雨日高眠”**,诗人在春雨绵绵的日子,静静地在船上垂钓,享受着宁静与自然的美好。这句话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宁静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内心平静的向往。
综上所述,崔橹的《岸梅》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刻情感与哲思的作品。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思考,对命运、社会与自我的反思,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出了崔橹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