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lǐ cún mù
寄李存穆
yōng cè bèi mín é zhōng nán yǔ xuě hé |
拥策背岷峨 终南雨雪和 |
shù quán qiū hè zhì chán shù yè yuán guò |
漱泉秋鹤至 禅树夜猿过 |
gāo dǐng bái yún jǐn qián shān huáng yè duō |
高顶白云尽 前山黄叶多 |
céng yín lú yuè shàng yuè dòng jiǔ jiāng bō |
曾吟庐岳上 月动九江波 |
《寄李存穆》古诗词释义:
贾岛的这首诗《寄李存穆》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禅意浓郁的山水画卷,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友人李存穆的思念之情。以下是逐段解释:
1. **拥策背岷峨,终南雨雪和,漱泉秋鹤至,禅树夜猿过,高顶白云尽,前山黄叶多,曾吟庐岳上,月动九江波。**
- **拥策背岷峨:** 背离了岷山(指岷山山脉)的怀抱,踏入了终南山的雨雪之中。这里用“拥策”(持杖)描绘了行人的状态,表现出诗人的行动与内心的离别感。
- **终南雨雪和:** 终南山被雨雪覆盖,景象清冷而庄严,象征着环境的清幽和诗人情绪的沉重。
- **漱泉秋鹤至,禅树夜猿过:** 秋天的泉水旁,鹤来饮水,禅林之中,夜深之时,猿猴走过。这里的“鹤”、“猿”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和清幽,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 **高顶白云尽,前山黄叶多:** 高山顶上,白云散尽,展现出广阔无垠的天空;前山的树上,黄叶飘落,色彩鲜明,描绘出季节的变换和自然界的丰富。
- **曾吟庐岳上,月动九江波。** 曾经在庐山(庐岳)上吟诗,月亮在九江的波涛中轻轻摇动。这两句将诗人自己的经历与壮丽的自然景观结合,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向往清净与自然的禅意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寄李存穆》古诗词赏析:
贾岛的这首《寄李存穆》是一首充满禅意与自然美相融合的诗作,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热爱以及对禅修精神的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意境描绘
首句“拥策背岷峨,终南雨雪和”以轻巧的笔触勾勒出诗人独自背离名山大川,前往终南山途中,雨雪交融的场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岷峨山,多指四川地区高山,终南山则是陕西南部的著名山脉,两者虽远隔千里,却都以其壮丽而著称,象征着诗人的远离尘嚣、追求精神净土的心路历程。
### 画面转换
颔联“漱泉秋鹤至,禅树夜猿过”则是对终南山景色的细腻描绘。潺潺的泉水旁,秋日的鹤群飞来,生动的画面与宁静的氛围相融合,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机。而“禅树夜猿过”中的“禅树”暗示着诗人所在之地可能有一片特殊的禅林,夜间的猿猴穿越其间,不仅增添了宁静的夜晚的生机,也隐喻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 情感寄托
颈联“高顶白云尽,前山黄叶多”描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辽远与壮美。站在高处,白云在眼前消失,预示着视野的开阔与心灵的纯净;而前方山中黄叶繁多,既展现了自然的绚烂,也暗喻着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丰富。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也体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度和广度。
### 精神境界
尾联“曾吟庐岳上,月动九江波”则以历史典故和想象中的场景为引,提到诗人曾于庐山上吟诗,月光映动九江的波浪,不仅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通过回顾过去,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向往更高精神境界的心态。
综上所述,贾岛的《寄李存穆》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和深邃的精神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禅修精神的追求,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向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动人心魄的自然画卷,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与情感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