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èng dào zhě
赠道者
liù dài xīng shuāi céng cǐ dì xī fēng lù qì bái píng huā |
六代兴衰曾此地 西风露泣白苹花 |
yān bō hào miǎo kōng wáng guó yáng liǔ xiāo tiáo yǒu jǐ jiā |
烟波浩渺空亡国 杨柳萧条有几家 |
chǔ sāi qiū guāng qíng rù shù zhè jiāng cán yǔ wǎn shēng xiá |
楚塞秋光晴入树 浙江残雨晚生霞 |
qī liáng chǔ chù yú qiáo lù niǎo qù rén guī shān yǐng xié |
凄凉处处渔樵路 鸟去人归山影斜 |
《赠道者》古诗词释义:
这首《赠道者》是唐代诗人刘沧的诗作,诗中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人世沧桑的感慨。下面逐句解释诗的含义:
1. **六代兴衰曾此地,西风露泣白苹花,**
这两句描述的是历史的兴衰交替,曾经有六个朝代在此地兴盛衰落。西风带着露珠,哀愁地轻拂着白色的苹花。这里的“西风露泣”营造了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2. **烟波浩渺空亡国,杨柳萧条有几家,**
这两句中“烟波浩渺”描绘了一幅广阔、迷蒙的水面景象,象征着无尽的历史长河和时光的流逝,而“空亡国”则直接点明了六代兴衰,国家都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接下来“杨柳萧条”描绘了衰败之景,用“有几家”暗示着在这广阔、衰败的景象中,仍然有人居住,但这种生活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和兴盛。
3. **楚塞秋光晴入树,浙江残雨晚生霞,**
“楚塞”是指楚国的边疆,这里象征着远山,与前面的历史主题呼应。秋光晴朗,阳光透过树梢,显得格外明亮。而“浙江残雨晚生霞”则描绘了晚霞在雨后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绚烂的色彩,这既是自然美景的描述,也是对美好事物不灭的象征。
4. **凄凉处处渔樵路,鸟去人归山影斜,**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凄凉的渔人和樵夫行走在山间小路的景象。鸟儿飞过,人已归家,夕阳斜照在山影上,给人一种孤独、寂寥的感觉,象征着世事的变迁和生活的寂寞。这里通过“凄凉”和“斜影”渲染出一种深沉而感伤的情绪,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难以挽回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的沧桑、自然的美景以及人世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和人世无常的深刻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
《赠道者》古诗词赏析:
刘沧的这首《赠道者》诗,题为"赠道者",但实际上更多的是描绘了一个古老而又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场景,借以表达对过往繁华与现今萧条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全诗融历史、自然、哲学于一炉,展现出作者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首句“六代兴衰曾此地”直接指向了历史的厚重,这里的“六代”泛指古代的六个朝代,暗示了时间的跨度和历史的更迭。通过“曾此地”这一时间性的表述,将读者带入一个超越了具体时空限制的宏大历史情境中。
“西风露泣白苹花”一句,借用了自然景象来渲染情感,西风中飘落的露珠如同哀伤的眼泪,落在白色的水生植物上,这一场景既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对过往繁华不再的哀愁。
“烟波浩渺空亡国,杨柳萧条有几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愁。广阔的烟波与渺茫的景象象征着历史的空寂和失落,而杨柳的萧条暗示了人烟稀少,繁华不再,物是人非的悲凉。
“楚塞秋光晴入树,浙江残雨晚生霞”则是对当前景象的细腻描绘。晴朗的秋光洒在树上,而晚霞则在残雨后的浙江上空逐渐绽放,这一静一动,一明一暗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喻了时光的流逝和变迁的不可逆转。
最后,“凄凉处处渔樵路,鸟去人归山影斜”收束全诗,将情感推向高潮。渔夫和樵夫在凄凉的路上劳作,鸟儿飞走,人已归家,山影斜长,万物归于寂静,这一幕幕既是对现实的直接描绘,也是对人生无常、历史轮回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景物的变迁和人事的离合,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总之,刘沧的《赠道者》以简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既有历史的深度,又有自然的广度,同时蕴含着深刻哲理的诗歌世界,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