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ǚ guǎn shū huái
旅馆书怀
wú yuàn huāng liáng gù guó míng wú shān yuè shàng zhào jiāng míng |
吴苑荒凉故国名 吴山月上照江明 |
cán chūn bì shù zì liú yǐng bàn yè zi guī hé chǔ shēng |
残春碧树自留影 半夜子规何处声 |
lú yè zhǎng qīn zhōu zhǔ àn píng huā kāi jǐn shuǐ yān píng |
芦叶长侵洲渚暗 苹花开尽水烟平 |
jīng guò cǐ dì qiān nián hèn rěn rǎn dōng fēng lù sè qīng |
经过此地千年恨 荏苒东风露色清 |
《旅馆书怀》古诗词释义:
刘沧的《旅馆书怀》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居异乡的孤独、感慨和对历史的深沉思考。以下是对诗句逐段的解释:
1. **吴苑荒凉故国名**:吴苑指的是古代吴国的都城,这里使用“荒凉”形容,表达了对历史遗迹和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以“故国名”点明地点,预示着诗中将涉及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2. **吴山月上照江明**:山间月亮升起,光芒照亮了江面,让江水显得格外明亮。这一句描绘了夜色中的静谧与美好,同时也为后面的怀古营造了氛围。
3. **残春碧树自留影**:春天即将结束,绿色的树木在月光下留下了它们的影子。这里的“残春”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而“碧树”与“自留影”则体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
4. **半夜子规何处声**:半夜时分,子规(即杜鹃)的叫声从何处传来?子规的叫声在中国文化中常与悲伤和离别相关联,这里通过子规的叫声,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远方的思念。
5. **芦叶长侵洲渚暗**:芦苇的叶子在月光下显得更加幽暗,蔓延至江中的洲渚。这一景象既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孤寂。
6. **苹花开尽水烟平**:水面上漂浮的苹花已经凋谢,水面上一片平静。这里的“开尽”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述,也寓意着美好时光的消逝,同时与上文的“半夜子规”形成对比,展现了一种由繁华到凋零的自然规律。
7. **经过此地千年恨**:走过这个地方,心中充满了千年的哀怨。这里通过“千年恨”表达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状的遗憾。
8. **荏苒东风露色清**:随着东风的吹拂,露水逐渐清晰。这一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露水的“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一种清明与自我反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旅馆中的孤独、对历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旅馆书怀》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旅馆书怀》由唐代诗人刘沧创作,以一种深沉而忧郁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自然美景以及个人命运的感慨。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独立成意,又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了一幅深邃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首联“吴苑荒凉故国名,吴山月上照江明”,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时间。吴苑,即春秋时期吴国的都城,其荒凉与故国之名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感慨。吴山上的月光洒落在江面上,给原本荒凉的景色增添了一丝明亮与寂静,引发了诗人对过往辉煌与当前寂寥的对比思考。
颔联“残春碧树自留影,半夜子规何处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春天即将过去,碧树在月光下独自留下身影,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和时间的流逝。子规(杜鹃鸟)的鸣叫声在夜深人静时响起,既是自然界的声响,也是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回响,仿佛在提醒着时光的匆匆与生命的短暂。
颈联“芦叶长侵洲渚暗,苹花开尽水烟平”,描绘了一幅水边的夜晚景象。芦苇丛生的洲渚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暗淡,与之相对的是水面上绽放的苹果花已经凋零,留下的只有轻烟般的水气。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寓言着人生的盛衰与世事的变迁,寓含着深沉的忧郁和对生命无常的哀叹。
尾联“经过此地千年恨,荏苒东风露色清”,总结全诗的情感。千年恨,既是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是对个人命运多舛的无奈。荏苒,表示时光的流逝,东风象征着生命中的一线希望。整句诗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叹,以及在短暂人生中寻求一丝光明的渴望。
综上所述,刘沧的《旅馆书怀》通过描绘吴地的荒凉景色和自然景观的变化,深刻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对生命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忧郁。这首诗在艺术上展现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是唐代文学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