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ǔ sēng huà jiù
与僧话旧
yīn róng yī bié jìn sān nián wǎng shì kōng sī yì hào rán |
音容一别近三年 往事空思意浩然 |
pǐ mǎ dōng xī hé chǔ kè gū chéng yáng liǔ wǎn lái chán |
匹马东西何处客 孤城杨柳晚来蝉 |
lù zhǎng cǎo sè qiū shān lǜ chuān kuò qíng guāng yuǎn shuǐ lián |
路长草色秋山绿 川阔晴光远水连 |
bú jiàn gù rén láo mèng mèi dú yín fēng yuè guò nán yàn |
不见故人劳梦寐 独吟风月过南燕 |
《与僧话旧》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名为《与僧话旧》,由唐代诗人刘沧创作。下面对诗句逐段解释其意思:
1. **音容一别近三年, 往事空思意浩然,**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与朋友分别已有近三年,至今仍怀念对方的声音与容颜,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感慨。浩然,形容思绪广阔深远,此处表现了诗人对往事的深深眷恋和对友情的珍视。
2. **匹马东西何处客, 孤城杨柳晚来蝉,**
“匹马东西”意指独自一人骑马游历,说明诗人可能正处于旅途之中。“何处客”暗示了他并不确定自己的目的地,也许是对未来的迷茫或对故乡的思念。“孤城杨柳晚来蝉”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城中杨柳随风摇曳,蝉声渐起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寂、思乡的氛围。
3. **路长草色秋山绿, 川阔晴光远水连,**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沿途所见的景色:长长的路旁,绿意盎然的草地,与远处连绵的秋山,晴空下的广阔河流仿佛连成一线。这样的景色既表现了自然之美,也映衬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或许有对故乡景色的回忆,也有可能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4. **不见故人劳梦寐, 独吟风月过南燕.**
“不见故人劳梦寐”意味着诗人梦中常思念已故去或远在他方的故人,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独吟风月过南燕”则描绘了诗人独自吟诵诗文,感受着清风、月色和南燕的飞翔,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可能寓含了诗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在旅途中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渴望。诗中充满了对友情、故乡和自然美的怀念与追忆,情感深沉而细腻。
《与僧话旧》古诗词赏析:
《与僧话旧》是唐代诗人刘沧的一首怀旧诗,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深情回忆和对远方故人的深切思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的对比与情感的铺垫**:“音容一别近三年,往事空思意浩然。”诗开篇即展示了诗人与朋友相别已有三年之久,音信和容貌都只能在记忆中追寻。这里运用对比,通过“一别”与“三年”的时间跨度,营造出一种时间的漫长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特别是“意浩然”三字,将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得宽广深沉,引发了读者对于友情深厚与时光流逝的共鸣。
2. **颔联的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匹马东西何处客,孤城杨柳晚来蝉。”这一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其中“匹马东西”暗示了行旅之人的孤单与漂泊,“何处客”则透露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紧接着的“孤城杨柳晚来蝉”更是将画面的孤独感推向高潮,晚来之蝉声似乎在为远方的友人送别,增加了诗境的凄美和忧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深切挂念。
3. **颈联的景色与情感的转折**:“路长草色秋山绿,川阔晴光远水连。”这一联从描绘景物的角度进一步拓展了诗的意境。诗人通过“路长”、“草色”、“秋山绿”等词语,展现了旅途的漫长与自然的美丽。这里的景物描写既是对旅途的客观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随着“川阔”、“晴光”、“远水连”的景象,诗人的思绪似乎随着山水延伸,情感也从对过去的回忆逐渐转向对未来的遥想。
4. **尾联的情感深化与最终的落笔**:“不见故人劳梦寐,独吟风月过南燕。”最后这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在经历了前面的铺垫和情感的层层递进之后,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却只能在梦中相见的无奈。而“独吟风月过南燕”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思念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化。最后以“南燕”结束,既有一种淡淡的哀愁,也有一种对于生活的乐观态度,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总之,《与僧话旧》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对远方故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于生活变迁的感慨。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上的美感,也深刻反映了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