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 wú kě jiù jū jiān shāng jiǎ dǎo
经无可旧居兼伤贾岛
jǐ dào qīng mén wèi lì míng fāng shí duō fù gù xiāng qíng |
几到青门未立名 芳时多负故乡情 |
yǔ yú qín yuàn lǜ wú hé chūn jǐn bà yuán bái fà shēng |
雨馀秦苑绿芜合 春尽灞原白发生 |
měi jiàn shān quán zhǎng zhǔ yì zhōng qī shēn shì zài guī gēng |
每见山泉长属意 终期身事在归耕 |
píng huā fù shuǐ qū xī mù dú zuò diào zhōu gē yuè míng |
苹花复水曲溪暮 独坐钓舟歌月明 |
《经无可旧居兼伤贾岛》古诗词释义:
作者刘沧的这首《经无可旧居兼伤贾岛》是通过对历史人物无可和尚以及贾岛的生平事迹的回忆和感慨,结合自身境遇,表达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功名未就的感慨以及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首句“几到青门未立名”:作者几次来到长安(古称青门)附近,却未能在官场或文坛上留下名声。这里提到了青门,古代长安城东门称为青门,常被用来指代长安,这里用以代指作者所追求的功名。
第二句“芳时多负故乡情”:在青春的美好时光中,作者因各种原因未能回到故乡,辜负了对故乡的情感。这里表达的是对过去时光未能回归故土、满足故乡情结的遗憾。
第三句“雨余秦苑绿芜合”:在雨后的秦朝遗址,草木茂盛,一片葱郁。秦苑指的是秦朝的宫殿园林,这里用以象征历史的遗迹和往昔的繁华。这句话描述了作者在历史遗迹中看到的景象,暗含对过往辉煌与如今衰败的对比。
第四句“春尽灞原白发生”:春天即将结束,在灞水河畔,作者看到满头白发的自己。灞原即灞河两岸,常被用来指代长安,这里表示作者在晚年回忆往昔,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已步入老年。
第五句“每见山泉长属意”:每次看到山泉,作者都会感到心灵的愉悦和向往。山泉象征着自然的清幽与宁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
第六句“终期身事在归耕”:作者终日期待的是归隐田园的生活。这里的“身事”指个人的事业或追求,归耕则指隐居乡间,务农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渴望和憧憬。
最后两句“苹花复水曲溪暮,独坐钓舟歌月明”:夕阳下,水面曲曲弯弯,蘋花漂浮。作者独自坐在钓鱼船上,对着明亮的月光歌唱。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安详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通过歌唱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回忆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功名未就的遗憾、对故乡情结的怀念以及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经无可旧居兼伤贾岛》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经无可旧居兼伤贾岛》是唐代诗人刘沧创作的一首怀古兼抒情的诗歌。刘沧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反映了对过去、对故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慨,同时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两句:“几到青门未立名,芳时多负故乡情。”** 这两句通过诗人自述,展现了他多次来到青门(青门多指长安城的南门)却未能功成名就的境遇,以及青春年华中因未能满足对故乡的深情而留下的遗憾。这里流露出一种怀旧的情绪,以及对过去未能实现理想生活的感慨。
2. **中间四句:“雨馀秦苑绿芜合,春尽灞原白发生。”** “秦苑”和“灞原”都是历史上的地点,秦苑指秦始皇陵所在的区域,灞原则是长安附近的一条河流和它的河原。这两句诗通过描述雨后的秦苑绿草如茵,春天将尽的灞原上长满了白发的景象,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生机,也隐喻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3. **接下来的两句:“每见山泉长属意,终期身事在归耕。”**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山泉的喜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认为在山水之间,能找到心灵的宁静和自由,这种渴望归隐的想法,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简单生活的追求。
4. **最后两句:“苹花复水曲溪暮,独坐钓舟歌月明。”**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在落日时分,曲溪的水面漂浮着苹花,独坐于钓舟上,对着明亮的月光吟唱。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和自在,也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内心平静的人生态度。这种对自然、对内心的深刻感悟,是全诗情感的高潮和总结。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刘沧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