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óng mén liú bié dào yǒu
龙门留别道友
zi jiàn dōng guī hèn sī zhǎng piāo yáo shén nǚ bù chí táng |
子建东归恨思长 飘飖神女步池塘 |
yún huán gāo dòng shuǐ gōng yǐng zhū cuì zhà yáo shā lù guāng |
云鬟高动水宫影 珠翠乍摇沙露光 |
xīn jì bì chén kōng wǎn liàn mèng cán chūn sè zì yōu yáng |
心寄碧沉空婉恋 梦残春色自悠扬 |
tíng chē qǐ mò bàng yáng liǔ piàn yuè qīng lóu luò wèi yāng |
停车绮陌傍杨柳 片月青楼落未央 |
《龙门留别道友》古诗词释义:
《龙门留别道友》是唐代诗人刘沧的诗歌作品,表达了一位诗人告别朋友时的深情与感慨。以下是逐段解释诗词的大意:
### 子建东归恨思长, 飘飖神女步池塘
- **子建**:这里借指诗人自己,用典出三国时期的文学家曹植(字子建)。
- **东归**:意味着离开,这里是说诗人自己将要离开朋友。
- **恨思长**:遗憾、思念之情悠长绵延,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不舍。
- **飘飖神女步池塘**:运用楚辞中“神女步”(形容女子姿态优美)的典故,以“飘飖神女步池塘”来形容诗人朋友的离去,赋予了别离时的场景以浪漫和哀愁的气息。
### 云鬟高动水宫影, 珠翠乍摇沙露光
- **云鬟**:形容女子发髻高耸,象征着女性的美丽与优雅。
- **水宫影**:水中的倒影,暗示别离时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 **珠翠**:珍珠与翠玉,常用于形容女性的装饰品,这里代指朋友的华丽与美好。
- **沙露光**:沙漠中的露水反射出的光,可能寓意短暂而珍贵的友谊,以及朋友间的默契与纯真。
### 心寄碧沉空婉恋, 梦残春色自悠扬
- **心寄碧沉**:心神寄托于深绿色的水底,暗示情感的深沉与内心世界的静谧。
- **空婉恋**: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但又似乎无法触及,有种哀婉而无奈的情感。
- **梦残春色**:梦境中残留的春色,可能象征着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和对未来的憧憬。
- **自悠扬**:描述了梦境中的春色在诗人内心自由飘荡,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表达了对未来不确性的期待。
### 停车绮陌傍杨柳, 片月青楼落未央
- **停车绮陌**:在华丽的街道旁停车,暗示了告别时的正式与隆重。
- **傍杨柳**:依偎在杨柳树旁,杨柳树常被用来象征离别,此处暗含依依不舍之情。
- **片月青楼**:描绘了一个月牙形的月牙和青色的楼阁,可能代表了诗人在夜色中与朋友告别的情景。
- **落未央**:指月光洒落于未尽的夜晚,可能寓意着离别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友情的长久怀念。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别离场景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不舍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龙门留别道友》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龙门留别道友》是唐代诗人刘沧的作品,以一种梦幻而又略带忧郁的笔触,描绘了与道友离别的场景和内心的感受。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象征手法,创造出一个既美丽又略带哀愁的意境。接下来,我们逐句赏析:
1. **子建东归恨思长** - 以三国时期的文学家曹植(字子建)东归故乡为引子,象征着离别的忧愁和思念的漫长,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2. **飘飖神女步池塘** - 通过引用神话中的神女(如巫山神女)在池塘边漫步的意象,不仅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如同神女般飘逸而又孤寂。
3. **云鬟高动水宫影** - 云鬟高高的动影,指的是女子的美丽发饰映照在水中,通过“动影”这一动态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又生动的场景。
4. **珠翠乍摇沙露光** - 珠翠在沙露光的摇曳中闪烁,用珠光宝气和自然界的细微之光交织,表现出一种奢华与自然的和谐美。
5. **心寄碧沉空婉恋** - 心灵寄托在碧蓝的深水中,隐喻着深沉的思恋之情,通过“空婉恋”表达了思念的深情却无处释放的无奈。
6. **梦残春色自悠扬** - 梦境中春色依旧悠扬,表明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即使是在梦中,也难以忘怀。
7. **停车绮陌傍杨柳** - 描述了停下车在曲折的小路上,两旁是杨柳依依的情景,既显得宁静又充满诗意,暗示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8. **片月青楼落未央** - 最后一句以一轮新月挂在青楼之上,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不舍,即使夜深人静,思绪依然飞扬。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蕴含深意的离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道友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又透露出淡淡的忧伤和对未来的期待。刘沧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美景与人物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唐代文人墨客对友情与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