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òng yǒu rén yóu shǔ

送友人游蜀

作者:刘沧 
yì diǎn qīng shān cuì sè wēi     yún yán bù yǎn yǔ xīng qī
一点青山翠色危   云岩不掩与星期
hǎi mén yān shù cháo guī hòu     jiāng miàn shān lóu yuè zhào shí
海门烟树潮归后   江面山楼月照时
dú hè lì kōng qiū lù xià     gāo sēng rù dìng yè yuán zhī
独鹤唳空秋露下   高僧入定夜猿知
xiāo shū shuǐ mù qīng zhōng fàn     hào qì hán guāng dòng shí chí
萧疏水木清钟梵   颢气寒光动石池

《送友人游蜀》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送友人游蜀》是唐代诗人刘沧创作的,以下是逐段解释其意思:

1. **一点青山翠色危**:这里描绘的是远眺中的一座青山,其颜色绿得如同翡翠,显得险峻而挺拔。这句话通过“翠色危”表达了山色的清新与高峻,给人以山川壮丽之感。

2. **云岩不掩与星期**:这里的“云岩”指的是云雾缭绕的山岩,这句话意指即使是云雾遮蔽,也难以掩盖山岩的神奇与神秘,仿佛它们有自己的生命,每日都在变幻之中。这种描述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感。

3. **海门烟树潮归后,江面山楼月照时**:这里的“海门”指的是江海交汇之处,潮水退去后,留下的是烟雾缭绕的树林和广阔的江面。当月光照耀在江面和山楼时,景象变得尤为宁静而美丽。这句话通过描绘夜晚江面上的景色,展现了蜀地的自然之美与宁静。

4. **独鹤唳空秋露下,高僧入定夜猿知**:这里描述了秋季的早晨,一只孤独的鹤在空中唳叫,露水从高处滴落。同时,高僧正在入定,只有夜间的猿猴知晓。这句话通过自然界的两个生物(鹤与猿)的动作,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宁静致远的氛围。

5. **萧疏水木清钟梵,颢气寒光动石池**:这句话描述了水边树木稀疏、寒气逼人的情景,钟声悠扬,梵音回荡,与寒冷的光线在石池中波动。整个画面显得既静谧又富有深意,给人一种沉静、超脱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对友人游历蜀地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蜀地的壮丽风光和宁静的自然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美好期望,寄寓了深深的友情与祝福。

《送友人游蜀》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送友人游蜀》是唐代诗人刘沧的作品,通过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四川蜀地壮美、幽静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远行的惜别之情。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朋友的深切关怀与祝愿,情感丰富,意蕴深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一点青山翠色危, 云岩不掩与星期”**:这两句开篇即描绘了一幅高耸入云、翠色欲滴的山景,点明了诗题中的“蜀”地特征——山峦连绵,云雾缭绕。这里的“星期”可能是指“山灵”,寓意山峰的灵性和生机,也暗含了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意境。

2. **颔联“海门烟树潮归后, 江面山楼月照时”**: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蜀地的自然景象,描绘了江面在潮水退去后,树影倒映在平静的江水中,月光洒在山楼之上的画面。通过“海门”(这里可能是作者对江水出海口的浪漫化想象)与“潮归”,展现了一种自然界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3. **颈联“独鹤唳空秋露下, 高僧入定夜猿知”**:这两句通过对独鹤与高僧的形象描绘,展示了宁静超脱的境界。鹤唳空代表着孤独与自由,而夜猿知则可能象征着自然界的万物和谐共存,同时也暗含了对朋友在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孤独与挑战的关切。

4. **尾联“萧疏水木清钟梵, 颢气寒光动石池”**:这两句收束全诗,通过“萧疏水木”和“清钟梵”描绘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佛教文化的融入,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内心的宁静。最后一句“颢气寒光动石池”则以动态的描绘结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心灵之间动态平衡的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蜀地壮丽的自然风光,更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与祝福,以及对自然、佛教文化与内心世界深刻的思考与感悟,诗中有情,景中有意,情感与景象相得益彰,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刘沧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