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òng yǒu rén xià dì dōng guī

送友人下第东归

作者:刘沧 
nán pǔ jiān jiā shū yǔ hòu     jì liáo héng dí yuàn jiāng lóu
南浦蒹葭疏雨后   寂寥横笛怨江楼
sī piāo míng yuè làng huā bái     shēng rù bì yún fēng yè qiū
思飘明月浪花白   声入碧云枫叶秋
hé hàn yè lán gū yàn dù     xiāo xiāng shuǐ kuò èr fēi chóu
河汉夜阑孤雁度   潇湘水阔二妃愁
fā hán yī shī qū chū bà     lù sè hé guāng shēng diào zhōu
发寒衣湿曲初罢   露色河光生钓舟

《送友人下第东归》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沧为友人下第(科举落榜)返回故乡而作,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下面逐段解释诗的意思:

1. **南浦蒹葭疏雨后,寂寥横笛怨江楼**。这段描写了一幅雨后的江南景象。南浦,指南方的水边。蒹葭(jiān jiā),芦苇,古人常用来象征离别和哀愁。疏雨后,雨停天晴,空气清新,但景象显得空寂。横笛,指的是友人吹着长笛。怨江楼,可能是友人在江边的楼上吹笛,笛声中带着离别的哀怨。

2. **思飘明月浪花白,声入碧云枫叶秋**。在这段中,诗人以明月、浪花、碧云、枫叶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友人的笛声仿佛飘荡在明月洒满的波浪上,又深藏在碧云与枫叶的秋季里,展现出笛声的悠扬与深远。

3. **河汉夜阑孤雁度,潇湘水阔二妃愁**。河汉,指的是银河。夜阑,夜深。孤雁度,一只雁独自飞过,象征着友人孤独的旅程。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江流域,这里可能象征着友人返回故乡的路途。二妃,指的是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传说她们因舜帝去世而悲痛,故此句暗示友人返回故乡后可能会遇到类似的情感哀愁。

4. **发寒衣湿曲初罢,露色河光生钓舟**。曲初罢,指的是笛声停止。发寒,可能是说由于长时间在寒冷的夜晚吹笛,友人的头发和衣服都湿了。露色河光生钓舟,暗示着夜深露水凝聚,河面光芒闪烁,友人或许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垂钓者。这段描绘了友人旅途中凄凉而又宁静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寄托,表达了对友人下第归来时孤独、哀愁心情的理解与关怀,以及对其未来旅程的深深祝愿。

《送友人下第东归》古诗词赏析:

刘沧的《送友人下第东归》通过一系列意象和情感的铺陈,构建了一幅悲壮而凄美的送别画面,展现了一种深沉的离愁别绪。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1. 开篇描绘离别场景

首句“南浦蒹葭疏雨后”,用“南浦”这一典型的送别地点,“疏雨后”的细雨润湿了离别的氛围,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寂寥横笛怨江楼”中,“横笛”是古时别离时常用的乐器,其“怨”声更能触动离人的内心,楼上的笛声仿佛在诉说着不舍和伤感,预示了别离的痛苦。

### 2. 运用对比与象征

“思飘明月浪花白,声入碧云枫叶秋”两句运用了明月、浪花、碧云、枫叶等自然景观进行对比与象征,明月象征着高洁与永恒,浪花则可能象征着友人东归的路途,既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也预示了旅途的波折与未知。枫叶与秋意的结合,则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与时间的流逝,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 3. 插入历史与神话元素

“河汉夜阑孤雁度,潇湘水阔二妃愁”两句中,河汉(银河)和孤雁的意象,勾勒出一种寂寞与孤独,而“二妃愁”则源自古代神话传说中娥皇、女英(二妃)的故事,象征着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挂念和不期而至的忧虑。这一部分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加深了情感的层次。

### 4. 结尾深化情感

“发寒衣湿曲初罢,露色河光生钓舟”描述了送别场景中的细节,通过“发寒”“衣湿”“曲初罢”的动态与静态相结合,表现了离别时的寒冷和泪水的温度。最后,“露色河光生钓舟”将画面转回静谧的自然景象中,虽然离别已成事实,但友人的背影如同那远方的钓舟,带着淡淡的光亮,隐入广阔的河面,寓意着友人将踏上新的旅程,留下的是对未来的期待与祝愿。

### 总结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送别友人的复杂情感:既有离别的伤感和不舍,也蕴含着对远方的祝福和期待。刘沧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和历史故事,为诗歌增添了深邃的意境和文化底蕴,使得这首诗在离愁别绪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美。

刘沧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