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èn yáng kè shě
汶阳客舍
xíng jīng quē lǐ zì kān shāng céng tàn dōng liú shì shuǐ zhǎng |
行经阙里自堪伤 曾叹东流逝水长 |
luó màn jǐ diāo huāng lǒng shù méi tái duō chù gǔ gōng qiáng |
萝蔓几凋荒陇树 莓苔多处古宫墙 |
sān qiān dì zǐ biāo qīng shǐ wàn dài xiān shēng hào sù wáng |
三千弟子标青史 万代先生号素王 |
xiāo suǒ fēng gāo zhū sì shàng qiū shān míng yuè yè cāng cāng |
萧索风高洙泗上 秋山明月夜苍苍 |
《汶阳客舍》古诗词释义:
刘沧的《汶阳客舍》这首诗中,每一句都富含深意,下面将逐句解释:
1. **行经阙里自堪伤, 曾叹东流逝水长,** 这一句表明诗人行经古代孔庙(阙里)时,不禁感伤。孔子的教诲如同东去的流水,长流不息,引出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感叹。
2. **萝蔓几凋荒陇树, 蕃苔多处古宫墙,** 描述了周围环境的荒凉和古老。蔓生的藤蔓几近枯萎,古老的树木在荒废的田陇上摇曳。苔藓遍布的宫墙,象征着往日繁华的遗迹如今已经破败。
3. **三千弟子标青史, 万代先生号素王,** 此句提及孔子的三千弟子,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孔子自己也被后世尊称为“素王”。这里赞美了孔子对后世的巨大影响,以及他对教育和道德伦理的贡献。
4. **萧索风高洙泗上, 秋山明月夜苍苍,** 描述了洙水和泗水(孔子经常教授弟子的地方)在秋风中的荒凉景象,明月下的山岭也显得苍茫。整个画面给人以凄清、沉思的意境,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孔子及其思想的缅怀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和对孔子伟大贡献的赞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圣人智慧的崇敬之情。
《汶阳客舍》古诗词赏析:
《汶阳客舍》是唐代诗人刘沧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对汶阳地区的历史遗迹的描述,诗人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历史的伤感**:“行经阙里自堪伤, 曾叹东流逝水长”,首联诗人一开篇就表达了自己的哀伤之情,提到“阙里”,即孔庙所在的鲁地,意味着他对历史的沉痛反思。历史的长河如同流水,难以逆流而上,这种流逝感传达出诗人对逝去辉煌的惋惜。
2. **历史遗迹的衰败**:“萝蔓几凋荒陇树, 蕃苔多处古宫墙”,颔联通过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历史遗迹的荒凉。藤蔓凋零的树木和长满苔藓的宫墙,暗示了这些曾经的辉煌如今已不复存在,给人以深沉的历史沧桑感。
3. **历史人物的辉煌**:“三千弟子标青史, 万代先生号素王”,颈联提到孔子和他的三千弟子,将他们对历史的贡献比喻为“标青史”,意即他们的事迹载入史册,永垂不朽。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孔子及其弟子的敬仰,以及对他们对后世的巨大影响的赞叹。
4. **对历史影响的思考**:“萧索风高洙泗上, 秋山明月夜苍苍”,尾联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深沉、苍凉的氛围。洙泗,是孔子讲学的地点,此处暗指孔子的思想和智慧的传承。诗人在这里借自然之景表达对孔子及其思想在时间长河中影响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传承与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历史影响的深思,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历史题材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