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liú bié cuī huàn xiù cái kūn zhòng

留别崔澣秀才昆仲

作者:刘沧 
nián guāng zì gǎn yì cuō tuó     qí lù dōng xī jìng ruò hé
年光自感益蹉跎   岐路东西竟若何
chuāng wài yǔ lái shān sè jìn     hǎi biān qiū zhì yàn shēng duō
窗外雨来山色近   海边秋至雁声多
sī xiāng měi dú dēng lóu fù     duì yuè kōng yín kòu jiǎo gē
思乡每读登楼赋   对月空吟叩角歌
tiáo dì jiù shān yī shuǐ pàn     pò zhāi huāng jìng bì yān luó
迢递旧山伊水畔   破斋荒径闭烟萝

《留别崔澣秀才昆仲》古诗词释义:

刘沧的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与离别的感伤,同时流露出对家乡、过往时光和自然景色的怀念。下面逐段解释:

1. **年光自感益蹉跎, 岐路东西竟若何**
- 诗人感怀时光飞逝,感叹自己的岁月在不经意间流逝,就像旅途中交错的路途,不知最终会通向何处。表达了对时间流逝、未来方向不确定的感慨。

2. **窗外雨来山色近, 海边秋至雁声多**
- 描述了窗外的雨景,让远处的山色显得更加亲近。海边的秋天到来,雁群的鸣叫声增添了季节的氛围。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家乡和自然的深深眷恋。

3. **思乡每读登楼赋, 对月空吟叩角歌**
- 表达了每当思念家乡时,就阅读《登楼赋》(注:《登楼赋》为三国时期曹植的作品,常用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对着明月,却只能吟诵“叩角歌”(传统乐曲),表现了诗人独自在外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4. **迢递旧山伊水畔, 破斋荒径闭烟萝**
- “迢递旧山”指遥远而熟悉的家乡山,“伊水畔”则是对家乡河流的回忆。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以及在远方漂泊的现状。破败的小屋、荒芜的小径、被烟雾笼罩的藤蔓,形象地展示了诗人落寞、怀旧的心境。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对过往时光的感慨,以及在异乡漂泊的孤独与迷茫。

《留别崔澣秀才昆仲》古诗词赏析:

刘沧的这首《留别崔澣秀才昆仲》是一首富含深沉情感与丰富意象的别离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谊的珍惜、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首联:“年光自感益蹉跎,岐路东西竟若何。”

首联开门见山,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蹉跎"一词,既指时间的流逝,也暗含了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与不得志。"岐路东西"则用"歧"字巧妙地引出离别的主题,暗示了诗人即将分别的朋友们也将面临各自的人生道路,命运走向未知。

### 颔联:“窗外雨来山色近,海边秋至雁声多。”

颔联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象,通过"窗外雨来山色近"和"海边秋至雁声多",既展现了季节的更替,又营造了一种淡淡的离愁氛围。雨与山、雁与秋的结合,既有自然之美,又富含哲理,仿佛在暗示人生中的离别与相聚,如同自然界的更迭,难以避免。

### 颈联:“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

颈联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无尽遐想。"登楼赋"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思乡主题,这里通过"每读"二字,表现了诗人常在异地通过阅读来寄托思乡之情。"对月空吟叩角歌"则可能是指诗人独坐月下,以歌寄情,但在这样的时刻却只能徒增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 尾联:“迢递旧山伊水畔,破斋荒径闭烟萝。”

尾联点明了诗人离别时的场景与内心的感受。"迢递旧山伊水畔"描绘了诗人对家乡山川的思念,"破斋荒径闭烟萝"则用简朴而苍凉的景象,表达了别离的哀伤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一联既是对即将分别的友人的深切祝福,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充满了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命运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到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再到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每一联都充满了深意,让人回味无穷。

刘沧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