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ǎn guī shān jū
晚归山居
kè shě jīng shí yì kǔ yín dòng tíng yóu yì zài qián lín |
客舍经时益苦吟 洞庭犹忆在前林 |
qīng shān cán yuè yǒu guī mèng bì luò piàn yún shēng yuǎn xīn |
青山残月有归梦 碧落片云生远心 |
xī lù yān kāi jiāng yuè chū cǎo táng mén yǎn hǎi tāo shēn |
溪路烟开江月出 草堂门掩海涛深 |
yīn jūn huà jiù qǐ chóu sī gé shuǐ shù shēng hé chǔ zhēn |
因君话旧起愁思 隔水数声何处砧 |
《晚归山居》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晚归山居》由唐代诗人刘沧创作,描绘了诗人夜晚返回山居途中所感受到的情感与景象。让我们逐段解析每一句的意思:
1. **客舍经时益苦吟**:长时间居住在旅舍,诗人的思绪更加沉浸在忧郁的诗歌创作中。这里的“客舍”指旅居的住所,“经时”表明已经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苦吟”则意味着诗人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诗歌的创作上。
2. **洞庭犹忆在前林**:在远离洞庭湖的地方,诗人仍然忆起曾在那里的一片树林。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可能指的是在洞庭湖附近的某次旅行或生活经历。
3. **青山残月有归梦**:月落西山,留下半轮残月。在这样的景色下,诗人仿佛在梦中回到了家乡,山峦青翠,残月仿佛是对他内心回归的映照。
4. **碧落片云生远心**:碧蓝的天空中,一片云朵在远方漂浮,寓意着诗人深远的心思。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云朵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思绪或愿望,它们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飘荡。
5. **溪路烟开江月出**:溪流边的路烟雾渐散,江上的月亮渐渐升起。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归途中景象的变化,暗示着诗人的心情也在变化,由迷茫、朦胧到逐渐清晰。
6. **草堂门掩海涛深**:诗人回到山居,草屋的门紧紧关闭,仿佛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只有深邃的海浪声在脑海中回荡。这里以海涛象征内心的波澜,表达了诗人归家后内心的平静与沉思。
7. **因君话旧起愁思**:与朋友相聚时,回忆往事而引发愁绪。这里的“君”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某个共同经历过美好时光的人,通过与之交谈,诗人重新触发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感慨。
8. **隔水数声何处砧**:在隔水的某处传来几声捣衣声。在中国古代,捣衣声常与离别、思念有关,暗示诗人可能正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或是对某种特定情景的联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性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从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到回归山居的平静,再到与朋友相聚引发的愁思,最后对远方的思念,情感丰富而深刻。
《晚归山居》古诗词赏析:
刘沧的《晚归山居》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唐诗,通过对山居晚归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和内心情感。
首句“客舍经时益苦吟”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已久,每晚住宿在异乡,情感上的孤寂和心灵的哀愁。这一句设置了一个充满情感背景的舞台,预示了之后诗歌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
“洞庭犹忆在前林”则过渡到了对过去的怀念,洞庭湖畔的景色与内心的回忆相交织,表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
“青山残月有归梦,碧落片云生远心”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层次。青山、残月、归梦、碧落、片云,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映射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的波动。归梦和远心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对过去的怀念交织的复杂心境。
“溪路烟开江月出,草堂门掩海涛深”这一联描绘了诗人归家途中的景象,通过溪流、江月、草堂、海涛等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隐含了诗人对归家的喜悦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这一联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和谐。
“因君话旧起愁思,隔水数声何处砧”以与友人的重逢为线索,引出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变化。与友人的交谈勾起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当前处境的感慨,而隔水传来砧声,既是对友人离散的象征,也是对生活变迁的一种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刘沧的这首《晚归山居》既是一幅生动的山居晚归图,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