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ǎn chí
渑池
yǐ lì píng wú bà yuè gōng piàn fān gāo yáng wǔ hú fēng |
已立平吴霸越功 片帆高扬五湖风 |
bù zhī zhàn guó guān róng zhě shuí shì táo zhū dé shǐ zhōng |
不知战国官荣者 谁似陶朱得始终 |
《渑池》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渑池》由宋代诗人汪遵所作,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范蠡(字文正,又名陶朱公)的敬佩之情。下面逐句解释其意思:
1. **已立平吴霸越功**:这句话提到范蠡曾经参与并成功地平定了吴国,使越国成为强大的国家。这里的“平吴”指的是帮助越王勾践击败吴国,而“霸越”则是指在吴国被击败后,越国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2. **片帆高扬五湖风**:范蠡在帮助越国复兴后,选择了隐退,乘船远离政治纷争,扬帆驶向了太湖(五湖之一)等湖泊,开始了一种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的生活。这句话赞扬了范蠡在功成名就后,选择了隐退和追求个人自由的精神。
3. **不知战国官荣者**:这句话感慨于历史上众多的权臣和官员,在他们追求权力和荣耀的道路上,很少有人能像范蠡一样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这里的“战国官荣”指的是战国时期众多官员追求的权力和地位。
4. **谁似陶朱得始终**:最后这句话强调了范蠡的难能可贵之处,即在功名利禄面前,他能始终保持自我,最终能以自己的方式过上幸福且自由的生活。这里的“陶朱”就是对范蠡的尊称,因为范蠡曾以陶朱公的别名著称于世。这句话表达了对范蠡能够始终如一地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幸福的钦佩。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赞扬范蠡在历史中的功绩和后来的隐退生活,反映了对追求个人内心平静与自由的敬仰。
《渑池》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渑池》以怀古的方式,展现了历史人物范蠡(陶朱公)的传奇一生。全诗通过对比和反问,塑造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生动画面,表达了对范蠡才能与智慧的赞赏,以及对个人功名利禄的反思。
首句“已立平吴霸越功”描绘了范蠡在历史上的功勋卓著。平吴指的是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的战役,霸越则指的是帮助越国称霸一方的成就。这里用“平吴霸越”高度概括了范蠡在政治军事上的杰出贡献,突显了他在乱世中扭转乾坤的力量。
第二句“片帆高扬五湖风”形象地描绘了范蠡功成身退后的隐居生活。片帆象征着他在功名后的淡泊,五湖风则暗示了他广阔的胸怀和对自然的亲近。这两句形成鲜明对比,一是在政治上的辉煌,一是退隐后的宁静,凸显了范蠡不仅有非凡的功业,更有超脱世俗的智慧和勇气。
第三句“不知战国官荣者”是一个反问句,通过对比战国时期的官场众生相,提出疑问:在那个权谋诡谲、争斗激烈的年代,又有谁能够像范蠡一样,保持自己的清白和人格,达到功名与道德的和谐统一?这句话既是对范蠡品德的赞叹,也是对那个时代人物的深刻反思。
最后一句“谁似陶朱得始终”再次将范蠡与“陶朱”并称,陶朱是范蠡的别号,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意指范蠡不仅在历史上有名有誉,而且能够始终如一地保持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这是对范蠡一生追求和实践的最高赞誉。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展现了对范蠡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个人追求与道德坚守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