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g hé xí měi tài hú shī èr shí shǒu 。 gū yuán sì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孤园寺
míng shān tán dòng zhōng zì gǔ duō mì suì |
名山潭洞中 自古多秘邃 |
jūn jiāng jiē shén wù liáo yòng shēn sì shì |
君将接神物 聊用申祀事 |
róng jīn xiàng yá jiǎo chǐ mù wú bù bèi |
熔金象牙角 尺木无不备 |
yì jì fèng zhēn guān yīn zhī xùn qián zhì |
亦既奉真官 因之徇前志 |
chí lái zhǎn míng gào jìng yǐ tóu jiā ruì |
持来展明诰 敬以投嘉瑞 |
lín guāng huàn shuǐ róng mù sè shāo shān cuì |
鳞光焕水容 目色烧山翠 |
wú huáng bìng qín hàn qǐ dú tàn yōu yì |
吾皇病秦汉 岂独探幽异 |
suǒ guì fēng yǔ shí mín jiē shòu qí cì |
所贵风雨时 民皆受其赐 |
liáng tián wèi jù jìn wū zé chéng chì dì |
良田为巨浸 污泽成赤地 |
zhǎng zhí yī bù xíng jīng líng yòu hé jì |
掌职一不行 精灵又何寄 |
wéi tān xuè shí bǎo dàn jù lí zhū shuì |
唯贪血食饱 但据骊珠睡 |
hé bì fèi huáng jīn nián nián shòu xīng shǐ |
何必费黄金 年年授星使 |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孤园寺》古诗词释义:
陆龟蒙的这首《孤园寺》诗,用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他对理想庙宇的想象,以及在其中举行的祭祀活动的意义。下面是对整首诗的逐段解释:
### 名山潭洞中,自古多秘邃,
诗的开头描述了名山与深邃的洞穴,自古以来这些地方就隐藏着神秘的事物。这里的“秘邃”指的是幽深神秘的环境,暗喻了庙宇的选址往往在自然风光壮丽而隐蔽的地方,隐含着对自然界的敬畏与神秘的崇拜。
### 君将接神物,聊用申祀事,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设想中庙宇的宗教功能,即与神灵相接,用祭祀来表达敬意与诉求。这里“申祀事”指的是举行祭祀仪式,通过这种方式与神灵沟通,表达信徒的虔诚与愿望。
### 熔金象牙角,尺木无不备,
“熔金象牙角,尺木无不备”描述了庙宇在建造或装饰中使用的珍贵材料,金、象牙和角、木材等,这些材料往往象征着财富、权力和神圣,强调了庙宇的庄严与高贵。
### 亦既奉真官,因之徇前志,
这一句提到了“真官”,即真神、真正的大神,诗人希望不仅是在物质上的奉祀,更重要的是遵循和实现前人的志向与传统,表达了对神圣传统的尊重与传承。
### 持来展明诰,敬以投嘉瑞,
诗人持来显赫的诏令,恭敬地投入宝贵的瑞物,这不仅象征着对神灵的尊崇,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与祝福。
### 鳞光焕水容,目色烧山翠,
“鳞光焕水容”指的是水面被鳞片反射的光辉,犹如山林的翠绿被目光燃烧,这里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与活力,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美好和谐的向往。
### 吾皇病秦汉,岂独探幽异,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皇权的反思与质疑,暗示皇帝过分追求神秘异物,而不是关注国家的治理与百姓的福祉,体现了对现实政治的忧虑。
### 所贵风雨时,民皆受其赐,
强调了皇权应该关注的焦点在于治理国家、祈求风调雨顺,使人民得到恩赐,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 良田为巨浸,污泽成赤地,
这一句描绘了由于治理不善导致的自然灾害,农田变成深水,低地成为赤地,暗喻了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
### 掌职一不行,精灵又何寄,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掌权者治理失职的忧虑,强调了政府职责的重要性,如果不履行好职责,那么神灵的庇护也无法实现。
### 唯贪血食饱,但据骊珠睡,
“唯贪血食饱,但据骊珠睡”批评了某些统治者只关心自己的享乐,不关心国家和人民,忽视了责任与奉献,骊珠象征着权力与财富,暗指统治者的奢侈与腐败。
### 何必费黄金,年年授星使,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资源浪费的批判,认为不必要的花费,如大量用黄金装饰,不如把资源用于更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派遣星使,寻求星辰的指引,来改善国家的治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庙宇的构想、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对国家治理、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孤园寺》古诗词赏析:
陆龟蒙的《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孤园寺》是一首典型的文人诗,其主题是对传统宗教信仰与自然神学的探索,同时展现了诗人对政治治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深刻思考。
首句“名山潭洞中,自古多秘邃”,不仅点明了孤园寺位于自然景观独特、神秘的环境中,也暗示了孤园寺与自然界的深刻联系。陆龟蒙用这一句为整首诗设定了一个充满神秘与奥秘的背景,激发读者的想象。
接下来的“君将接神物,聊用申祀事”,表达了对神灵的敬仰和祭祀活动的庄重。通过“神物”与“祀事”的使用,既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神灵的崇拜,也透露出诗人在艺术创作中对于神圣、神秘力量的追求与表达。
熔金、象牙、角、尺木等细节描绘了孤园寺内供奉之物的珍贵与华丽,显示出祭器的庄严和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这一系列元素共同构建出一个既庄严又神秘的宗教氛围。
“亦既奉真官,因之徇前志,持来展明诰,敬以投嘉瑞”这几句表达了诗人通过祭祀活动,向神灵展示明文(诏书)和投献瑞物,以此祈求神灵的保佑与福泽。其中“徇前志”可能指的是遵循先辈的意愿或传统,而“明诰”和“嘉瑞”的投献,则体现了对神灵的恭敬与虔诚。
“鳞光焕水容,目色烧山翠”这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生动,鳞光和目色不仅增添了湖水和山色的美丽,也象征着神灵的恩赐与护佑,使得整个自然环境显得生机勃勃。
后半部分,诗人开始转向对政治治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考。通过“吾皇病秦汉,岂独探幽异”表达了对前朝政治模式的反思,同时引出对帝王治国应如何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是否能实现“风雨时,民皆受其赐”的理想状态的探讨。
“所贵风雨时,民皆受其赐,良田为巨浸,污泽成赤地,掌职一不行,精灵又何寄”这一段强调了自然和谐与治理的重要性,指出若自然治理不当,会导致土地的荒废与民众的困苦。通过对比前朝与当代的治理,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的自然与社会和谐的渴望。
“唯贪血食饱,但据骊珠睡,何必费黄金,年年授星使”这几句则对只追求物质享乐、忽视自然治理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强调了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似乎暗示着诗人对于更高层面价值的追求。
综上所述,陆龟蒙的《孤园寺》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神学的深刻理解和对宗教仪式的庄重描绘,同时也融合了对政治治理与自然和谐的深入思考。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哲理,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宗教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