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g hé xí měi tài hú shī èr shí shǒu 。 shàng zhēn guān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上真观
fú tú cóng xī lái shì zhě jí liáng wǔ |
浮屠从西来 事者极梁武 |
yán yōu yǔ shuǐ qū jié gòu wú yí tǔ |
岩幽与水曲 结构无遗土 |
qióng shān lín gàn jǐn jié hǎi zhū jī jù |
穷山林干尽 竭海珠玑聚 |
kuàng jí shì cóng chén gǎn ài yān bō wù |
况即侍从臣 敢爱烟波坞 |
fān tiáo yù lóng kòu diàn jiǎo jīn qiú wǔ |
幡条玉龙扣 殿角金虬舞 |
shì zi yàn lóu tái shēng rén lòu fēng yǔ |
释子厌楼台 生人露风雨 |
jīn lái sì bǎi zài xiàng shè cáng yún pǔ |
今来四百载 像设藏云浦 |
qīng gē luàn xùn ōu míng zhōng hé cháo lǔ |
轻鸽乱驯鸥 鸣钟和朝橹 |
tíng jiāo liè qí pèi yě màn chà yīng zǔ |
庭蕉裂旗旆 野蔓差缨组 |
shí shàng jiě kōng rén chuāng qián tīng jīng hǔ |
石上解空人 窗前听经虎 |
lín xū yè rú zhī shuǐ jìng shā kān shù |
林虚叶如织 水净沙堪数 |
biàn wèn dé zhōng tiān guī xiū shì jiā pǔ |
遍问得中天 归修释迦谱 |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上真观》古诗词释义:
这首陆龟蒙的《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上真观》是一首描绘唐代江南地区佛教建筑景观的诗作。以下是逐段解释:
1. **浮屠从西来,事者极梁武**:这句话在描述佛教从西方传入,盛极一时的景象,特别是提到的“梁武”指的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东魏和南朝梁的皇帝萧衍,他对于佛教的支持极为推崇,广泛修建佛寺,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2. **岩幽与水曲,结构无遗土**:这句话描绘了上真观的地理位置独特,建在幽静的岩石和曲折的水边,结构精巧,利用地形和自然环境,建造时没有浪费任何土地资源。
3. **穷山林干尽,竭海珠玑聚**:通过“穷山林干尽”描绘了上真观所处的环境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山林茂密,环境幽静。同时,“竭海珠玑聚”则形象地说明了这里的佛教文化资源丰富,如同海洋中的珍珠聚集,代表了佛教文化的珍稀与宝贵。
4. **况即侍从臣,敢爱烟波坞**:这里提到的“侍从臣”可能指的是跟随皇帝或重要人物的官员。即使在如此宁静美丽的环境中,他们也不敢贪婪于私利,表现出对佛法的敬畏和对修行环境的尊重。
5. **幡条玉龙扣,殿角金虬舞**:这描述了上真观的建筑装饰,玉龙装饰的幡条和殿角上舞动的金虬(龙的变体,常用于建筑物装饰),充满了华丽与神秘的佛教气氛。
6. **释子厌楼台,生人露风雨**:这里对比了僧侣和普通人的生活,僧侣们在华丽的楼台中修行,而凡人则在风雨中生活,表现了修行生活与世俗生活的不同。
7. **今来四百载,像设藏云浦**:这句话指出上真观已经有四百年历史,佛像和设施被收藏在云浦中,暗示着这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
8. **轻鸽乱驯鸥,鸣钟和朝橹**:描绘了上真观周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场景,轻盈的鸽子和驯养的鸥鸟自由飞翔,早晨的钟声与划船的橹声交织,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
9. **庭蕉裂旗旆,野蔓差缨组**:这里通过庭中裂开的蕉叶和野外错落有致的藤蔓,描绘出自然的野趣与生命的活力。
10. **石上解空人,窗前听经虎**:这两句形象地展示了上真观中的修行情景,石上空无人迹,唯有悟道之人的心灵与天地对话;窗前则是虎在听经,寓意深刻,体现了自然与修行者的和谐共处。
11. **林虚叶如织,水净沙堪数**:这句话描绘了森林的空旷与落叶的密集交织,以及清澈的水面可以数清沙粒,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纯净与丰富。
12. **遍问得中天,归修释迦谱**:最后,这句话表达了对上真观的景仰,希望遍问其精华,并以释迦牟尼佛的教义作为修行的指导,追求精神上的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上真观的历史、环境、建筑、文化等多方面的描述,展现了这座佛教圣地的独特魅力和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上真观》古诗词赏析:
陆龟蒙的《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上真观》这首诗,表现了对古代佛道建筑和其精神文化的深深敬仰与探索。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题材与背景
该诗取材于中国东南的太湖,特别聚焦于“上真观”这一名胜古迹,可能指的是一处古道观或古佛寺。陆龟蒙通过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上真观的历史与自然环境,也传达了其精神文化与人文价值,展示了他对于古代建筑、宗教信仰以及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与审美情趣。
### 诗文分析
- **前半部分(至“烟波坞”)**:描述了上真观的历史渊源,从佛教传播、建筑选址与建造到佛珠、宝物的收集,以及宫室中的佛像和僧侣的日常,体现了该地的历史文化深度和宗教活动的繁荣。
- **后半部分(至结束)**:通过对比历史的更迭与自然的变迁,展现了一种超然脱俗、回归自然的境界。如轻鸽与驯鸥的和谐共处,钟声与橹声的交织,象征着人间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庭蕉、野蔓、石上的人与窗前的虎,构成了一幅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画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与精神世界的向往。
### 艺术特色
- **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的融合**:诗中将历史文化元素与自然景观相融合,既展现了古代建筑的雄伟与精美,也描绘了自然风光的壮丽与宁静,体现了人与自然、过去与现在的和谐共处。
- **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构建出一幅幅生动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之中,感受到一种超脱的美感和深邃的哲思。
- **对比手法的运用**:诗中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对比,如古今对比、人与自然对比、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对比等,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思想深度。
### 总结
陆龟蒙的《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上真观》不仅是一首赞美古代建筑和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次对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与自然精神的深刻探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